安徽六安市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以下历史渊源:
一、名称起源
-
皋陶葬地说
六安得名与上古时期皋陶的葬地密切相关。皋陶是传说中协助大禹治水的部落首领,被舜帝葬于“六”(今六安),因此该地被称为“皋城”。皋陶死后,禹将其少子刘庆封于六地,以祭祀皋陶,"六"即指其封地。
-
地理特征说
另有说法认为,"六"指古代六座山,因城内有六山而得名。但此说法与主流历史记载存在矛盾,故较少被采用。
二、历史演变
-
汉武帝时期的行政区划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六安国,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将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合并为六安县,"六安"名称正式确立。
-
后续行政区划调整
-
北宋时期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管辖六安、霍山两县;
-
明清时期属安徽布政使司管辖;
-
1979年设六安市,成为地级市。
-
三、名称特点
-
与数字无关 :六安的"六"并非表示数字"六",而是古地名"陆"的通假字,意为水边高地;
-
文化内涵 :名称蕴含"陆地平安"的寓意,体现了古代对治水功绩的纪念。
六安得名于皋陶葬地及汉武帝赐名,兼具历史典故与地理特征,是安徽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