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黑龙江省多年的气象数据,小雪节气期间的降雪量通常多于大雪节气。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降雪量对比
-
历史数据统计
近60年(1961-2020年)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十三地市在小雪日的平均降雪量为0.6~1.9毫米,显著高于大雪日的平均降雪量(0.1~0.4毫米)。
-
节气特征分析
-
小雪 :此时段受冷空气影响更显著,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湿度较低,有利于降雪形成。
-
大雪 :气温更低,但冷暖空气交汇减少,湿度更低,导致降雪量减少。
-
二、气温差异
- 两个节气均处于冬季低温期,但 小雪 时气温波动幅度更大,冷空气活动更活跃,而 大雪 时气温多被冷空气控制,波动较小。
三、其他影响因素
-
湿度 :小雪时湿度较低,有利于降雪;大雪时湿度更低,抑制降雪量。
-
地形因素 :山区(如大兴安岭)在特定天气系统影响下,降雪量差异可能更显著,但整体趋势仍以小雪为主。
四、2024年具体案例
-
大雪首日 (12月7日):哈尔滨主城区最高气温-16℃,降雪以小到中雪为主,积雪深度未达大雪日水平。
-
后续天气 :12月8日-10日,全省大部地区持续降雪,但降雪量未超过历史小雪日平均水平。
综上,黑龙江省 小雪节气 的降雪量多于大雪节气,但两者均以降雪为主,且气温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