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胎动是什么感觉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第一次胎动的感觉因人而异,常见有类似蝴蝶扇动翅膀、小鱼游动、咕噜冒泡等轻柔感觉。开始时较微弱,不规律,随着孕周增加会更明显、有力。通常在孕18 - 20周左右能感觉到。 1. 类似蝴蝶扇动翅膀:胎动初起很微弱,像蝴蝶轻轻扇动翅膀,这种感觉很轻柔,若不仔细体会可能难以察觉。 2. 如小鱼游动:有些孕妇会感觉肚子里有小鱼在游动,在子宫内轻轻滑过,是一种若有若无的动态感。 3. 像咕噜冒泡:还有孕妇觉得胎动如同肠胃咕噜冒泡,这也是早期胎动的一种表现,容易和肠胃蠕动混淆。 4. 感觉不规律:早期胎动没有规律,可能偶尔动一下,次数少且间隔时间长。 5. 孕周有差异:一般初产妇在孕18 - 20周能感觉到胎动,经产妇可能稍早,在16 - 18周左右。 第一次胎动的感觉轻柔、微妙,不同孕妇感受不同。多是类似蝴蝶扇动、小鱼游动、咕噜冒泡的感觉,且早期不规律。孕妇在孕中期要留意自身感受,捕捉这奇妙时刻,感受新生命的活力与成长。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乳头疼痛是怎么回事

乳头疼痛原因多样,包括青春期发育、经期激素变化、孕期生理反应、乳头外伤、乳腺增生等,也可能由乳头炎、乳腺癌等引起。治疗方法有热敷、按摩、穿合适内衣、调节饮食、药物治疗等。不同原因的处理方式有别,如青春期发育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外伤依情况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遵医嘱治疗,日常要注意乳头清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和饮食均衡。

科普文章 2020-06-08

月经提前三天来正常吗

月经提前 3 天通常正常,周期 21 - 35 天皆可。生活环境改变如换城市、环境嘈杂,可能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致月经提前,适应后周期或恢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压力大影响内分泌,使月经提前,调整情绪后周期稳定;饮食过度节食、暴饮暴食或食过多辛辣生冷食物,会干扰正常代谢致月经提前,改善饮食结构后月经周期有望恢复。月经周期稳定与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规律作息等有助于维持正常周期。

科普文章 2020-06-08

例假刚来一点点同房了

月经刚来一点点时同房不建议,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未感染时若女性抵抗力强、防御机制好可能无明显不适,但不能忽视风险。感染时,宫颈口开放易致细菌等进入,引发阴道炎等炎症,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经期同房还可能致经血逆流,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引发痛经、不孕等。女性经期应避免同房,保持外阴清洁,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08

月经期间可以泡脚吗

月经期间多数女性可泡脚,能带来多方面益处。一是促进血液循环,让经血排出更顺畅;二是缓解痛经,减轻子宫平滑肌痉挛;三是放松身心,改善睡眠。不过,月经量多的女性泡脚可能使经血量增加,需谨慎。泡脚时水温以 40 - 45℃为宜,时间控制在 15 - 20 分钟。总之,经期泡脚要因人而异,注意细节以呵护身体。

科普文章 2020-06-14

小便尿血是怎么回事

小便尿血可能由剧烈运动、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引起,也可能与血液疾病、药物副作用、外伤有关。剧烈运动需休息热敷,泌尿系统感染可用中药调理并大量饮水,结石可药物或手术治疗,肿瘤需手术及放化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要休息并用中药辅助。尿血应重视,日常要注意泌尿系统卫生等,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4

宫外孕会有孕吐反应吗

宫外孕可能有孕吐反应,因激素水平变化,胚胎存活时滋养细胞分泌 hCG 可刺激胃肠道致孕吐,此情况较常见;若胚胎发育不良,hCG 升高不明显则孕吐可能轻微甚至不出现。但不能仅凭孕吐判断宫外孕,怀疑时需结合超声检查、血 hCG 定量测定等综合判断。

科普文章 2020-06-06

宫颈糜烂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宫颈糜烂无最佳单一治疗法,需依具体情况选择。生理性宫颈糜烂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为正常生理现象,定期做宫颈癌筛查(TCT、HPV检测)结果正常就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宫颈糜烂如宫颈炎所致,轻者局部用药如保妇康栓、消糜栓(遵医嘱),重者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医生评估后)。宫颈糜烂不一定是病,治疗要综合多因素。

科普文章 2020-06-06

hpv高危型有哪些

HPV高危型包含多种类型如16型、18型等。HPV16型常见且致癌能力强,18型在宫颈癌发病中占比大。31型、33型等感染率相对低但有引发病变风险,52型、58型在亚洲女性中感染率高且对宫颈癌有重要作用。这些高危型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不过感染高危型HPV不一定发展成宫颈癌,还受个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

科普文章 2020-06-06

HPV和TCT是什么意思

HPV检测查看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等;TCT是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检测宫颈细胞有无异常、筛查癌前病变或癌细胞。HPV检测可明确感染亚型、评估患癌风险,TCT能发现早期病变。二者都是宫颈癌筛查重要手段,前者侧重病因,后者侧重结果,联合使用可提高筛查准确性,早发现病变,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科普文章 2020-06-06

弱精症可以怀孕吗

一般情况下弱精症患者有怀孕可能,概率低于正常男性。轻度弱精有部分活力好精子可使女性受孕;重度弱精虽能到输卵管与卵子结合的精子少,但有活力精子存在就有极小怀孕可能,自然受孕困难。弱精症患者有怀孕计划应就医检查确定原因并治疗,如精索静脉曲张可手术改善,配合五子衍宗丸等药物治疗,需遵医嘱,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高温环境对改善精子质量重要。

科普文章 2020-06-06

唐氏儿是什么意思

唐氏儿即患唐氏综合征的婴儿,该综合征又称21 - 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疾病。病因是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唐氏儿第21号染色体为三条。患儿有智力落后(智商25 - 50)、特殊面容(眼裂小等)、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等)等特征,还可能伴有多种畸形、免疫力低。孕期可通过唐筛等筛查,早发现早处理。

科普文章 2020-06-08

排卵期有什么症状

排卵期女性身体或出现多种症状,如白带清亮透明、体温升高、腹痛、少量阴道出血、性欲改变等。这些症状有其生理原因,主要与排卵期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变化及排卵过程有关。了解这些症状,对女性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和生理周期有帮助,在备孕或避孕时可作参考。但因个体差异,并非所有女性排卵期都会出现上述所有症状。

科普文章 2020-06-08

月经推迟的原因

月经推迟可能由过度劳累、情绪波动、节食减肥、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肿瘤等引起,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过度劳累需调整作息,情绪波动要舒缓情绪,节食减肥应恢复饮食,多囊卵巢综合征可用短效避孕药,垂体肿瘤可能需手术或放疗。出现月经推迟应就医,避免紧张,观察其他症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科普文章 2020-06-08

白带清洁度3是什么意思

白带清洁度3提示阴道可能有炎症,但不一定有明显症状。白带清洁度是白带常规指标,分4度,1 - 2度正常,3 - 4度可能有炎症。其判断依据是阴道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和杂菌数量,清洁度3度时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微生态平衡可能被打破。有症状者需进一步检查治疗,无症状者也应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0-06-08

HPV35阳性算不算严重

HPV35 阳性严重程度需综合判断。单纯感染且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自身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不严重;持续感染可能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较严重;合并免疫功能低下或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严重病变风险。HPV 感染常见,即使 HPV35 阳性也勿恐慌,应配合检查及时处理。

科普文章 2020-06-14

孕妇心慌怎么回事

孕妇心慌可能由身体劳累、情绪波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等引起,也可能是低血糖、低血压、孕期综合征等导致。身体劳累需休息放松,情绪波动可调整情绪,贫血要饮食调理或遵医嘱补铁,甲亢需遵医嘱用药并复查,心脏病要在医生监护下治疗。孕妇心慌应重视,频繁发作或有其他不适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4

月经周期40天正常吗

月经周期40天是否正常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正常月经周期为21 - 35天,但周期规律且无不适也算正常。若周期突然改变或有异常症状则可能不正常,如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周期。对周期有疑虑可做性激素六项等检查。规律且无不适通常正常,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4

孕妇便秘可以用开塞露吗

孕妇便秘可偶尔用开塞露,不建议长期用且需谨慎。轻度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等改善,尽量不用开塞露。严重便秘影响生活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严格按医嘱操作,防止损伤。除开塞露外,孕妇可尝试乳果糖口服溶液和小麦纤维素颗粒,需遵医嘱用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改善便秘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0-06-14

子宫切除影响性生活吗

子宫切除对性生活影响因人而异。全子宫切除且切双侧卵巢会致雌激素骤降,引起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影响性生活质量;全子宫切除保留卵巢,虽保留内分泌功能,但可能损伤神经血管致术后性交痛、性高潮障碍,部分女性可随恢复正常;次全子宫切除因保留宫颈,对性生活影响较小,但可能受心理因素影响。术后可盆底肌锻炼促恢复,有问题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4

巧克力囊肿可以怀孕吗

巧克力囊肿患者有怀孕可能,其难易程度分情况。囊肿小对生殖器官影响小,可自然受孕但几率略低;囊肿大或双侧囊肿会压迫卵巢、影响输卵管,使受孕困难甚至不孕;经有效治疗且恢复良好则怀孕可能性大。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影响生育还会引发痛经等症状,有生育需求且怀疑患病应就医检查评估。

科普文章 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