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50天吃什么可以下奶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产后50天可通过食物和药物来下奶。食物方面可选择富含蛋白质和水分的汤类,以及蔬菜和水果;药物方面可选择一些有通乳作用的中药。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情和充足睡眠。 1. 汤类:如猪蹄汤、鲫鱼汤等,富含蛋白质和水分,能促进乳汁分泌。猪蹄富含胶原蛋白,鲫鱼含有优质蛋白,炖煮成汤易吸收,能为产妇补充营养,增加奶量。 2. 蔬菜和水果:丝瓜、茭白等蔬菜,以及木瓜等水果有通乳作用。丝瓜络可通调乳房气血,木瓜能刺激乳腺分泌乳汁。 3. 中药: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通草、王不留行等中药下奶。通草能通气下乳,王不留行有行血通经、下乳消肿功效,遵医嘱与食材搭配使用效果较好。 4. 保持心情:不良情绪会抑制乳汁分泌,产妇要保持心情舒畅,家人需给予关心和支持。 5.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乳汁分泌,产妇要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产后50天想下奶,可通过合理饮食,多喝营养汤、吃通乳蔬果,必要时用中药调理。同时保持良好心情和充足睡眠,多方面结合能更好促进乳汁分泌,满足宝宝营养需求。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双眼皮肿了疼热是怎么回事

双眼皮肿了疼热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由感染、过敏等异常情况导致。其形成原因包括术后炎症、感染、过敏。治疗方法多样,有调整作息、冰敷、涂抹消炎护肤品等,点阵激光治疗和A型肉毒毒素注射也有一定效果,但存在相应风险。出现症状后,医美治疗者要做好眼部护理,注意饮食和休息,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2

产科OGTT检查是检查什么

产科OGTT检查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检测孕妇葡萄糖代谢能力。一般在孕24 - 28周进行,此时能较好反映糖代谢情况。检查时先空腹抽血,再口服75g葡萄糖液体,分别于1小时、2小时后抽血。参考值为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10.0mmol/L、2小时<8.5mmol/L,任一值达标即诊断。该检查可及时发现糖代谢异常,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2

双眼皮肿疼应该怎么办

双眼皮肿疼不一定正常,有复发可能,原因多为护理不当、用眼过度等。形成原因包括术后正常反应、炎症感染、用眼过度、过敏反应、外力刺激。治疗方法有保证充足睡眠、冰敷消肿等,也可选择强脉冲光治疗等医美手段,但各有维持时间与风险。治疗后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刺激、清淡饮食,按医嘱护理复诊,肿疼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2

芝麻糊由哪些食物组成

芝麻糊由芝麻、大米、糯米等组成,还可添加核桃、花生、红枣等。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能滋养肝肾;大米提供能量,使口感醇厚;糯米增加黏稠度;核桃健脑益智;花生提香,红枣增甜。不同食材组合赋予芝麻糊不同口感和营养。大家可依喜好和需求调整食材搭配,制作出美味又营养的芝麻糊。

科普文章 2025-03-12

保健品真的有减肥效果

部分保健品有一定辅助减肥效果,但不能单纯依靠其显著减肥,且效果因人而异。它可从三方面助力:促进新陈代谢,含咖啡因等成分加速能量消耗;抑制食欲,影响饥饿信号传递减少食物摄取;调节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燃烧。不过,服用减肥保健品有风险,成分不明或含有害物,还会影响生理功能,且不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减肥效果难持久。

科普文章 2025-03-12

剖腹产后吃什么能快速放屁

剖腹产后放屁即术后排气,标志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可通过饮食促进快速放屁,选择易消化、能刺激肠胃蠕动的食物和饮品,如萝卜汤,术后6小时后少量多次饮用;米汤,肠胃稍适应后食用;常温蔬菜汁;温热的香蕉、苹果等水果和芹菜、白菜等蔬菜。合理饮食可促进排气,产妇应依自身恢复情况调整,以助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12

转呼啦圈会把肠子搅了吗

正常转呼啦圈一般不会搅到肠子。人体肠道借系膜等固定在腹腔,有一定稳定性。正确运动、选合适重量呼啦圈,肠道可正常活动不受损,如控制运动时间、选2 - 3千克呼啦圈。但运动不当、呼啦圈过重或本身肠道有问题,可能致肠道不适甚至损伤,特殊人群更易不适。总体,要正确运动,特殊人群运动前应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12

哪些植物会导致孕妇流产

夹竹桃、万年青、一品红、郁金香和水仙等植物,其某些成分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流产。夹竹桃含强心苷,误食影响心脏功能;万年青含草酸钙针晶,接触或误食危害健康;一品红全株有毒,刺激皮肤、误食中毒;郁金香含毒碱,接触影响孕妇和胎儿;水仙鳞茎含毒素,接触或误食影响生理状况。孕妇应避免接触这些植物,选安全绿植。

科普文章 2025-03-12

双胞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减胎

双胞胎在特定情况需减胎,涵盖孕妇身体、胎儿异常、多胎风险三方面。孕妇患严重疾病难承受双胎负担;胎儿有严重先天性畸形、染色体异常;多胎妊娠早产、流产等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子宫环境不佳时,都可能需减胎。这是复杂严肃的医疗决策,医生会综合考量,权衡利弊,必要时才建议减胎,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12

孕妇低血压吃什么好得快

孕妇低血压可通过合理饮食改善。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等、含铁元素的动物肝脏等、含维生素的蔬果,适当吃高钠高胆固醇食物如咸食、蛋黄等,同时保证水分摄入。这些食物能增强体质、提升血压、预防缺铁性低血压、增强免疫力。不过饮食调整要适度,若血压持续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2

产后一直掉发应该吃什么药

产后掉发不建议立即用药,可先饮食调理,严重时遵医嘱用药,同时注意休息、调节心情。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为头发生长供能。药物可选养血生发胶囊、维生素B族片。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散步、听音乐等可缓解压力。总之,综合调理可改善产后掉发,但用药需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5-03-12

性生活后眼袋水肿怎么办

性生活后眼袋水肿较常见且一般不复发,复发原因多样。原因包括眼部充血、睡前饮水多、睡眠不足、过敏反应和肾功能异常。治疗方法分日常护理与医美两种,日常有保证睡眠、冰敷、按摩等;医美有玻尿酸填充、A型肉毒毒素注射等。护理和治疗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及眼部护理。若水肿不消或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2

24周宝宝做四维能看出什么

怀孕24周做四维超声可多方面观察胎儿情况。能清晰显示面部,排查唇腭裂;观察肢体发育,判断有无缺失或畸形;查看心脏结构,排查先天性心脏病;了解腹部脏器发育;还能评估胎儿大小、确定胎位。具体涉及面部五官、肢体长骨、心脏多切面、腹部脏器形态等。此次检查很有必要,能及时发现结构畸形,为孕期管理和分娩计划提供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3-12

割完双眼皮后眼皮松弛的原因是什么

割完双眼皮后眼皮松弛不一定异常且可能复发,原因包括自然老化、护理不当、用眼过度、外力刺激和手术影响等。解决方法有多种,如保持良好作息、涂抹眼霜、按摩眼部、射频眼部紧致治疗和上睑松弛矫正术等,各有特点和风险。若采用医美治疗,术后需做好伤口护理、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做好防晒,严格遵医嘱护理和复诊,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2

结婚后未怀孕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结婚后未怀孕,男女双方都要检查。男方主要查精液常规和生殖系统超声,前者可了解精子质量,排查不育;后者能查看生殖系统疾病。女方检查项目多,妇科超声可排查子宫、卵巢病变,性激素六项检测激素水平,判断内分泌情况,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积极进行这些检查,能准确找出未孕原因,利于针对性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2

打肉毒素后容易怀孕的原因是什么

打肉毒素与容易怀孕无必然因果联系。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使肌肉松弛,用于美容等,不影响生殖系统生理功能。受孕受排卵、输卵管、子宫、精子质量等多因素影响,肉毒素不作用于这些关键环节。有人认为打肉毒素后易怀孕可能是心理作用,心情愉悦利于受孕。备孕困难应就医排查生殖系统问题,而非依赖打肉毒素增加受孕几率。

科普文章 2025-03-12

孕10周出现褐色分泌物是什么

孕10周出现褐色分泌物,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可能是着床出血残余,通常无其他不适。病理性包括先兆流产、宫外孕、宫颈病变、葡萄胎等,除褐色分泌物外,可能伴有腹痛等症状,宫外孕情况较危险。出现该情况不可轻视,生理性一般无妨,病理性会影响母婴健康,应及时就医检查,确定原因并采取措施。

科普文章 2025-03-12

怀孕期间吃什么钙片好

孕期选择钙片可考虑碳酸钙、枸橼酸钙等。碳酸钙含钙量达40%、吸收率高,但需胃酸解离;枸橼酸钙含钙约21%,无需胃酸解离,对胃肠刺激小,适合胃酸少的孕妇。选钙片还要关注是否含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且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保证质量。因个体对钙吸收和需求有差异,孕妇最好咨询医生,选最适合的钙片保障孕期钙摄入。

科普文章 2025-03-12

两个多月的刀口很红是怎么回事

两个多月的刀口很红不一定正常,可能因感染、局部刺激、个人体质等因素复发。治疗方法多样,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无风险但需长期坚持;涂抹芦荟胶促进修复,少数人可能过敏;光子嫩肤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能改善发红,前者效果维持3 - 6个月,后者维持6 - 12个月,二者均有一定副作用。治疗后要注意护理,异常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2

怀孕时右侧肋骨岔气应该吃什么药

怀孕时右侧肋骨岔气即急性胸肋痛,不建议吃药,因孕期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可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调整姿势,缓慢深呼吸并向疼痛侧弯曲身体;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适当按摩,放松肌肉;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这些方法能助孕妇缓解岔气疼痛,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若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