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孕妇用药分级情况是怎样

三甲
FDA孕妇用药分为A、B、C、D、X五级。A级药物对孕妇安全,对胚胎、胎儿无危害;B级药物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胎儿基本无危害;C级药物仅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D级药物对胎儿有危害,但孕妇用药后可能利大于弊;X级药物禁用于已妊娠或将妊娠的妇女。 1. A级药物:在有对照组的早期妊娠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如多种维生素、正常剂量的叶酸等。 2. B级药物:动物实验未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缺乏孕妇的对照研究,或动物实验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研究中无证据,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 C级药物:动物实验显示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缺乏人类的研究,或缺乏动物和人类的研究,如庆大霉素、异丙嗪等,使用时需谨慎。 4. D级药物:有明确证据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效益明显超过危害,如链霉素、苯妥英钠等,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X级药物:对动物和人类的研究均表明可导致胎儿异常,如甲氨蝶呤、己烯雌酚等,绝对禁止使用。 FDA孕妇用药分级为孕期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但分级并非绝对,孕妇用药时应综合考虑孕周、病情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怀孕29周产检项目有哪些

怀孕29周产检涵盖常规与重点检查。常规检查有血压、体重等,可了解孕妇和胎儿基本状况;重点检查是血常规和尿常规,能筛查贫血和泌尿系统疾病。此外,医生会评估胎动。各项检查意义重大,如血常规查贫血、尿常规查疾病、胎动评估反映胎儿安危。这些产检项目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孕妇要重视并遵循医生建议,保障孕期顺利。

科普文章 2025-02-23

怀孕时脚板痛是怎么回事

怀孕时脚板痛一般由体重增加、激素变化、久站或行走过多、扁平足、足底筋膜炎等引起,也可能是外伤、水肿所致。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休息、按摩、热敷、选合适鞋子、控制体重等,不同原因对应不同疗法,如体重增加要多休息、选合适鞋子。孕妇出现脚板痛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避免久站、选舒适鞋、控制体重等。

科普文章 2025-02-23

四维检查单检查项目有哪些

四维检查单主要检查胎儿头部、面部、心脏、肢体及腹部脏器,可多方位观察胎儿发育,及时发现结构畸形。检查头部可排查无脑儿等异常;查看面部能判断唇腭裂等畸形;观察心脏可排查先心病;检测肢体可发现肢体发育问题;检查腹部脏器能排查内脏畸形。这些项目对评估胎儿健康至关重要,孕妇应重视。

科普文章 2025-02-23

怀孕后大腿根部疼是怎么回事

怀孕后大腿根部疼较常见,原因多样。可能是子宫增大压迫、激素致韧带松弛、久站久坐、耻骨联合分离、坐骨神经受压等,也可能是缺钙、外伤、髋关节疾病等。治疗方法包括适当休息、热敷、按摩、调整姿势、用托腹带等。孕妇平时应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补充营养尤其是钙,定期产检,出现疼痛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23

剖腹产前抽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剖腹产前抽血检查旨在全面了解产妇身体状况,项目有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四项、血型等。血常规可评估血液系统情况;凝血功能检测能降低出血风险;肝肾功能检查可了解代谢和解毒能力;传染病四项检查可避免交叉感染;血型检查则为输血做准备。这些检查能助医生掌握产妇情况,保障手术及恢复,产妇应积极配合。

科普文章 2025-02-23

怀孕后脸变黑是怎么回事

怀孕后脸变黑可能由孕期激素变化、紫外线照射、睡眠不足、新陈代谢减慢、黄褐斑等原因导致,也可能与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有关。治疗上,需根据不同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如做好防晒、保证睡眠、调整饮食、适当运动、用温和护肤品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作息,促进皮肤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23

人流抽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人流抽血检查项目涵盖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传染病四项和肝肾功能。血常规可判断身体整体状态,凝血功能评估凝血状况,血型为输血做准备,传染病四项筛查传染病,肝肾功能评估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能力。各项检查从不同方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对保障人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意义重大,患者需积极配合以降低手术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23

怀孕两个月头疼是怎么回事

怀孕两个月头疼原因多样,包括激素变化、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等,也可能由鼻窦炎、青光眼等引起。治疗方法有调整作息、放松心情、补充营养、按摩头部等,如针对贫血可多吃含铁食物或遵医嘱补铁剂,高血压患者必要时遵医嘱用降压药。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头疼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3

事后避孕药的名称是什么

事后避孕药常见有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是单孕激素制剂,需在无保护性生活72小时内服用,避孕效率约85%,有恶心等副作用;米非司酮为抗孕激素制剂,120小时内服用有效,副作用相对小,可能有恶心、乏力等症状。二者都有禁忌和副作用。使用时要注意适用情况和禁忌,遵医嘱,勿作常规避孕法。

科普文章 2025-02-23

米非司酮的危害是否大

米非司酮危害大小因使用情况而异。正常遵医嘱使用,危害可控;使用不当或个体敏感,危害较大。常见危害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阴道出血,量大或时间长需就医;内分泌失调,致月经紊乱;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但较少见。合理使用可发挥治疗作用,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留意身体反应,异常及时咨询。

科普文章 2025-02-23

无痛分娩是否有副作用

无痛分娩有副作用,但发生率低且多可处理。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压,因麻醉药使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头痛,或与脑脊液外漏有关;腰痛,不一定与无痛分娩直接相关;神经损伤,概率极低;药物过敏,个别产妇会出现。不过在专业医护人员监测处理下,大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总体而言,无痛分娩安全性较高,医生会全面评估、全程监护保障母婴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2-23

普通产检检查项目有哪些

普通产检包括体格、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了解孕妇和胎儿健康。体格检查测基本生命体征、检查身体部位;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查贫血感染,尿常规筛妊娠期疾病;影像学检查以超声为主,不同孕期目的有别。此外还有唐氏筛查评估染色体疾病风险。各项产检意义重大,孕妇应按时产检,及时发现问题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3

来例假时头疼恶心是怎么回事

来例假时头疼恶心较为常见,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饮食不当、偏头痛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贫血、高血压、脑部疾病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放松心情、保证睡眠、合理饮食,必要时药物治疗。经期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心情舒畅,若症状不缓解或加重,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3

更年期有哪些妇科疾病

更年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易患多种妇科疾病。常见的有萎缩性阴道炎,由雌激素水平降低致病菌入侵;子宫内膜癌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卵巢囊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子宫脱垂因盆底支持结构松弛引起。这些疾病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女性要关注自身健康,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早发现早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23

男性吃避孕药有什么副作用

男性吃避孕药有诸多副作用,会对身体和生活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具体表现为:内分泌失调,出现乳房发育等症状;情绪变化,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性功能受影响,导致障碍;体重增加;肝脏负担加重,损害肝功能。鉴于这些潜在风险,男性考虑使用避孕药时,应充分了解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

科普文章 2025-02-23

男性孕检必须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男性孕检有多项必查项目。精液分析查精子数量、活力等,评估生育力;生殖系统检查排查睾丸等器官异常;传染病筛查检测乙肝等,防母婴传播;染色体检查针对有家族史或不良孕产史者,发现遗传问题;血型检查了解夫妻血型,预防新生儿溶血。这些项目从多方面评估健康,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建议备孕男性全面孕检,为孕育做准备。

科普文章 2025-02-23

来大姨妈时胸胀的原因是什么

来大姨妈时胸胀指月经期间乳房胀痛,原因多样。可能是激素水平变化、情绪波动、饮食不均衡等,也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所致,还有外力撞击、内衣不合适等其他因素。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调节情绪、热敷按摩,必要时药物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遵医嘱治疗。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呵护乳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3

一个月吃两次紧急避孕药有什么危害

一个月吃两次紧急避孕药危害大,会对女性身体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它可能导致月经紊乱,使周期和经量异常;引发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改变排卵期,影响受孕;降低药物敏感性,增加避孕失败几率;还会增加宫外孕风险。为健康着想,应尽量避免频繁使用,选择常规避孕方式,若服药后不适严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3

大姨妈颜色鲜红且有血块是怎么回事

月经颜色鲜红且有血块,可能因月经量较大、子宫内膜脱落较快、腹部着凉、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等其他原因。治疗方法多样,如调整生活方式、保暖、用药、手术等,像月经量多可用药减少出血,腹部着凉可热敷、喝红糖水。日常女性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23

吃避孕药后吃维生素C有什么好处

吃避孕药后吃维生素C好处多。它能减轻避孕药引发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增强避孕药药效使避孕效果更稳定;可加快避孕药代谢和排出,降低不良反应几率;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让身体防御功能良好;还能发挥抗氧化作用,改善因服药变差的皮肤状态。日常服避孕药时可适当补充,但要适量,不适需及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2-2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