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血氧仪监测的是动脉血液。以下是详细说明:
1. 脉搏血氧仪的工作原理
脉搏血氧仪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末端血管(如手指)的血流搏动,进而测量血氧饱和度(SpO₂)和脉率。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对红光和红外线的吸收特性差异:
- 含氧血红蛋白(HbO₂)吸收红光较少、红外线较多。
- 还原血红蛋白(Hb)吸收红光较多、红外线较少。
血氧仪通过手指两侧的红光和红外线LED灯发射光线,光线穿透手指后被对侧的光敏传感器接收,根据光吸收比例的变化计算出脉动动脉血的光吸收波形,从而推算出血氧饱和度和脉率。
2. 监测动脉血的原因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在于氧含量:
- 动脉血:含氧量高,氧饱和度通常在95%以上,是供给身体各器官的主要血液。
- 静脉血:含氧量较低,氧饱和度通常在70%-75%之间,是经过身体组织代谢后的血液。
脉搏血氧仪的设计初衷是监测血液中氧气的携带能力,因此选择监测含氧量较高的动脉血,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呼吸功能和氧供情况。
3. 脉搏血氧仪的临床意义
脉搏血氧仪在医疗领域有重要应用,主要用于:
- 检测血氧饱和度(SpO₂),判断是否缺氧。
- 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供状态,适用于急诊、呼吸科、麻醉科等场景。
- 在家庭中用于日常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缺氧情况。
总结
脉搏血氧仪通过光学技术监测动脉血液中的氧饱和度,从而帮助评估人体的氧气供给情况。这种设备简单易用,广泛用于医疗和家庭健康监测,尤其适用于快速检测缺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