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刺激素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卵泡刺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在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卵泡刺激素对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都有着关键影响。在女性体内,卵泡刺激素可刺激卵巢中的卵泡生长、发育和成熟。在月经周期中,它的水平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等性激素,并且与黄体生成素协同作用促使卵泡最终排卵。如果卵泡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排卵异常,进而影响生育能力等问题。在男性体内,卵泡刺激素主要作用于睾丸的曲细精管,促进精子的生成。如果男性体内卵泡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会出现精子生成障碍等影响生殖功能的情况。 卵泡刺激素在人体生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通过对性腺(女性卵巢和男性睾丸)的作用,调节性激素的分泌、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产生等重要生理过程。无论是女性的卵泡发育、排卵,还是男性的精子生成,都离不开卵泡刺激素的正常调节。其水平的稳定对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和生殖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其水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预示着身体在生殖系统方面存在某些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怀孕6个月有哪些产检项目

怀孕6个月(孕24周左右)的产检项目包括常规检查与针对胎儿发育状况的特定检查。常规检查有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率等,血压异常可能预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体重增长反映营养状况,宫高腹围评估胎儿发育,胎心率可判断胎儿宫内状态。特定检查如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各项检查对保障母婴健康不可或缺。

科普文章 2025-02-06

怀孕36周产检检查哪些项目

怀孕36周为孕晚期,产检项目分常规与特殊两类以评估孕妇和胎儿健康状况为分娩做准备。常规项目包括血压测量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等,体重测量判断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宫高腹围测量反映胎儿发育,尿常规检查多种指标,血常规看是否贫血,胎心监护监测胎儿心率。特殊项目如产科B超评估胎位等。这些检查可全面了解情况确保顺利分娩。

科普文章 2025-02-06

体外受精有哪些危害

体外受精存在多种危害。一是可能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促排卵药易致此症,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二是多胎妊娠风险增加,多胎会使孕妇孕期并发症增多,影响胎儿健康;三是存在感染风险,操作不无菌可致盆腔炎等;四是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成功率。体外受精虽有效,但有危害,需权衡利弊并做好准备。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透明细胞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透明细胞癌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起源于卵巢上皮细胞,少见却具侵袭性,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相关。细胞层面是正常细胞异常变化成癌细胞,有透明细胞形态。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手术目的为减瘤,早期可能根治,化疗药物选择依患者情况而定,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

科普文章 2025-02-06

怀孕36周产检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怀孕36周为孕晚期产检,项目分常规与特殊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可监测妊娠期高血压;体重测量,能反映孕妇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宫高、腹围测量,可估计胎儿发育;血常规、尿常规可查贫血与泌尿系统问题;胎心监护能了解胎儿是否缺氧。特殊检查有超声检查,可评估胎位、胎儿大小、胎盘及羊水情况,这些检查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6

地红霉素肠溶片副作用有哪些

地红霉素肠溶片副作用有消化系统、皮肤、其他方面等反应。消化系统常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因药物刺激胃肠道、影响营养摄取。皮肤方面可能有皮疹、皮肤瘙痒,是过敏表现。其他方面可能肝功能异常、有神经系统症状。副作用因人而异,使用要遵医嘱,医生权衡使用,用药不适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无回声区是什么意思怎么办

卵巢无回声区是超声检查结果,可能是卵泡、囊肿等多种情况。卵泡为正常生理结构,囊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无回声区较大或有腹痛、月经紊乱等异常表现时可能有疾病,需进一步检查。生理性囊肿多无需干预,病理性囊肿要综合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考虑方案,诊断处理要结合患者情况并借助多种检查手段。

科普文章 2025-02-06

孕期鼻炎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孕期鼻炎是女性孕期发生的鼻炎,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但非绝对。症状轻影响不大,严重时影响胎儿发育,如引起缺氧。鼻炎可致孕妇呼吸不畅,减少氧气吸入影响胎儿氧供,严重时发育迟缓;严重打喷嚏使腹压骤增,可能刺激子宫致流产或早产但不一定发生;感染引起的鼻炎,病毒可能影响胎儿,影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多种因素决定其对胎儿影响,就医治疗可降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06

盐酸赛庚啶片是一种什么药

盐酸赛庚啶片为抗组胺药。药理上竞争性阻断H1受体产生抗过敏效应,还有抗5 - 羟色胺和抗胆碱作用,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过敏症状。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和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过敏症状的治疗。用药需医生指导,剂量疗程因人而异。有嗜睡等不良反应,青光眼、尿潴留患者禁用。它治疗过敏有效,但使用要谨慎。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瘤分良性、恶性和交界性,发病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遗传上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等会增加患卵巢癌风险,激素中雌激素长期刺激可能诱发,环境因素如工业污染、吸烟也有关。良性瘤小且无症状可观察,大或有症状手术切除;恶性瘤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不同性质卵巢瘤处理方式不同,了解其知识有助于治疗,关注致病因素对预防有意义。

科普文章 2025-02-06

降酶灵胶囊有哪些副作用

降酶灵胶囊有副作用。一是胃肠道不适,可刺激胃肠道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本身胃肠道功能弱的患者更易出现,这是影响胃肠道生理功能所致。二是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其成分过敏会有皮疹、瘙痒等,是免疫系统识别成分有害启动免疫反应的结果。其副作用主要是这两方面,但个体反应不同,用药要遵医嘱并关注身体反应。

科普文章 2025-02-06

一周内吃2次避孕药会有哪些后果

一周内吃2次避孕药有多种不良影响。在月经周期上,会干扰HPO轴调控机制,使月经不规律,经量有变化。在类似早孕反应方面,激素刺激胃肠道致恶心、呕吐,服用2次反应可能更明显。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因影响子宫内膜,使其状态不稳定。内分泌系统方面会打破平衡,影响其他内分泌腺功能,程度因人而异,使用避孕药应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作用为产生卵子与分泌女性激素。女性胎儿期卵泡开始在卵巢形成,出生时已有大量原始卵泡。青春期后在多种激素调控下卵泡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中有一批卵泡发育,通常仅一个优势卵泡排卵。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对女性多方面意义重大。它是生殖与维持生理特征关键,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异常会致生育与内分泌问题。

科普文章 2025-02-06

多囊卵巢综合症适合吃哪些中药

多囊卵巢综合症可用苍术、半夏等中药辅助调理。苍术燥湿健脾,对痰湿阻滞有改善作用,半夏燥湿化痰,对痰湿内盛有调理效果,但都需遵医嘱使用,医生会综合判断用药剂量、疗程、半夏类型等。多囊卵巢综合症复杂,中药调理只是辅助手段,要先经专业中医辨证论治,不同患者证型不同,准确辨证用药才有积极作用。

科普文章 2025-02-06

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是怎么回事

宫内膜回声不均匀由多种情况引起。生理性因素如月经周期内膜的正常变化,像月经刚结束时内膜修复局部速度不一致等会导致。病理性因素包括子宫内膜息肉、炎、增生症和癌等,息肉是肿物,炎症改变结构密度,增生症有异常细胞增殖,癌有不同回声特征。生理性的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治疗,发现后需综合判断。

科普文章 2025-02-06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多囊检查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致多种症状,若女性有月经不调,如周期超35天、量少或闭经;多毛,像面部、胸腹部毛发增多;腹部肥胖难控;不孕等情况时,可能需做多囊检查。月经不调可能因激素失衡,多毛与雄激素水平高有关,肥胖和激素代谢相关,不孕是因影响排卵功能,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多囊表现,检查有助于早诊早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功能性障碍性子宫出血是什么意思怎么办

功能性障碍性子宫出血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无器质性病变。其发病是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紊乱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脱落。表现为月经周期或量的异常。应对包括生活调理,如休息、稳定情绪;诊断检查,如妇科、血液、B超检查;治疗方面,不同人群有不同方法,如青春期用止血药,育龄期用调整月经药,严重者可能需刮宫术,都需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5-02-06

验孕棒两条杠意味着什么

验孕棒两条杠多数意味着可能怀孕,其检测尿液中hCG水平,正常怀孕时hCG随时间升高。但存在特殊情况,绒毛膜癌、葡萄胎等疾病会使hCG异常升高致两条杠,这并非正常怀孕。同时操作不当、验孕棒过期或质量问题可致假阳性。所以两条杠不能确诊怀孕,需就医通过血检hCG、超声检查确定,疾病导致的要进一步诊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功能性障碍性子宫出血的含义是什么

功能性障碍性子宫出血由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致子宫异常出血,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发病机制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如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丘脑功能可引发。临床症状有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周期可短至十几天或长至数月,经量多有血块,经期长可达十几天以上,需鉴别诊断以准确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6

复方甘草酸苷应该如何停药

复方甘草酸苷停药需谨慎。不能突然停,要依据病情改善、用药时长逐步减药至停药以避免病情反跳。病情改善方面,症状明显改善时可考虑在医生判断下减量停药,但有些病理状态可能未完全恢复。用药时长上,短期使用可较快减量停药,长期使用则停药更慢。且停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综合多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2-06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