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葡萄糖检查内容有哪些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产检中的葡萄糖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测孕妇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检查内容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1.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产检中葡萄糖检查的重要项目。孕妇需要在空腹状态下先抽取一次血液,测定空腹血糖值。空腹一般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热量。然后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通常是75克葡萄糖粉溶于300毫升水中,在5分钟内喝完。之后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再抽取血液,检测这两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正常范围有所不同,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一般为3.1 - 5.1mmol/L,1小时血糖值应低于10.0mmol/L,2小时血糖值应低于8.5mmol/L。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范围,就可能提示存在妊娠期糖尿病。 2. 除了OGTT试验,有时也可能会进行随机血糖检测。随机血糖检测不需要孕妇空腹,在任意时间采集血液进行检测。正常随机血糖一般不超过11.1mmol/L,如果随机血糖过高,也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 产检中的葡萄糖检查主要是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随机血糖检测等方式来检测孕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从而判断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这对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早孕测纸的使用方法

早孕试纸使用方法多样,尿液检测法最常见。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购买正规且在保质期内、包装完好的早孕试纸,准备干净干燥容器。采集清洁中段尿,进行检测时将试纸标记端浸入尿液,液面不超标记线,浸泡3 - 5秒后取出平放。按规定时间读取结果。但它存在误差,怀孕早期激素低可能假阴性,疾病或药物也会影响,有疑问应就医进一步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2-06

孕妇葡萄糖高有哪些危害

孕妇葡萄糖高对自身和胎儿危害多。对孕妇,增加妊娠高血压风险,因血液黏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易滋生且影响免疫功能;可能致羊水过多。对胎儿,影响发育形成巨大儿、增加难产产伤几率,增加发育异常风险致先天畸形,还会增加早产风险及引发相关并发症。所以孕期要合理饮食、运动和定期产检控制血糖。

科普文章 2025-02-06

阿胶烊化的方法

阿胶烊化方法有隔水加热法、微波炉加热法、蒸制加热法等,隔水加热法最常见。先准备干净无油容器放打碎阿胶,锅中加水将容器放入,小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完全融化成液态。阿胶烊化能更好发挥药效,其有补血滋阴等功效,烊化时容器要干净无油,加热要注意火候与搅拌以免影响效果。

科普文章 2025-02-06

经期吃阿胶后应如何补救

经期食用阿胶后可通过多种方法补救。调整饮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避免滋补性食物。增加休息方面,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观察身体状况方面,关注月经量变化与腹痛腹胀等症状。阿胶经期食用可能影响月经,这些补救方法可减轻不良影响,若仍不适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排卵期算预产期应该怎么算

预产期计算方法有多种,如根据末次月经日期、排卵期、超声检查结果计算等,其中末次月经日期计算最常见。通过排卵期计算预产期,适用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可通过基础体温测定、观察宫颈粘液、排卵试纸检测确定排卵期,确定后加266天为预产期,但此方法不一定准确,实际中医生会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

科普文章 2025-02-06

经期吃阿胶后如何补救

阿胶为驴皮熬制的胶块,属非处方药,有补血滋阴等功效。经期吃阿胶若无症状无需补救,有月经量减少等情况可停服、喝温水观察,必要时就医。阿胶用量依剂型而定,块状一般3 - 9克,服用频次一天1 - 2次。脾胃虚弱等要慎用,感冒期间不宜服,服时忌油腻辛辣食物。经期食用要关注身体变化,异常长时间不恢复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孕尿检葡萄糖一个加号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尿检葡萄糖一个加号原因包括正常生理现象与病理情况。正常生理现象有孕期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激素水平变化致肾糖阈降低、检查前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或含糖食物。病理情况常见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激素拮抗胰岛素致血糖超肾糖阈。应对方法是进一步检查,饮食调整,疾病所致要相应治疗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6

初乳如何挤出来

初乳挤出方法有手动挤奶和使用吸奶器等,手动挤奶常见。手动挤奶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如洗手和准备容器,找舒适姿势,刺激乳房,放置拇指和食指,进行挤压动作且要挤压乳腺组织而非只挤压乳头,重复动作。初乳营养丰富对新生儿健康重要,产后女性及时挤初乳有益,遇困难或乳房异常应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科普文章 2025-02-06

喝葡萄糖在产检中是检查什么

产检中喝葡萄糖是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特殊糖尿病,孕妇喝葡萄糖后检测不同时间点血糖可了解身体对葡萄糖代谢能力,包括空腹、喝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有诸多不良影响,如孕妇孕期高血压、胎儿早产等。该检查能早发现早干预,是产检重要项目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6

子宫进空气应该怎么处理

子宫进空气处理方法有改变体位、吸氧、器械抽气等,改变体位最常见。改变体位时让患者头低臀高,床脚抬高使臀部高于头部15 - 30度,保持15 - 30分钟。子宫进空气危险,可引发并发症如空气栓塞。空气量较大或患者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仅改变体位不够,可能需吸氧,严重时需用器械抽气且要专业操作。

科普文章 2025-02-06

人工受孕如何取卵子

人工受孕取卵方法多样,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最常见。其步骤包括术前准备,要检测激素水平、超声检查卵泡发育且排空膀胱清洁外阴;采用局部或静脉麻醉减轻疼痛;超声探头入阴道定位卵巢卵泡;取卵针穿刺取卵;术后观察有无腹痛、阴道出血等。这是复杂过程,需专业团队操作,要遵循规范确保安全有效并关注患者身心状态减少并发症。

科普文章 2025-02-06

制霉素阴道栓的使用方法

制霉素阴道栓为非处方药,用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用量为每晚1枚,每日1次,10 - 14日为一疗程。使用时洗净双手与会阴部,仰卧位膝盖弯曲将栓剂深入阴道。用药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房事,有烧灼感等情况需停药并咨询医师。不可口服,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就医。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易复发,治疗后要预防再感染。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宫产刀口恢复如何护理

剖宫产刀口恢复护理有多种方法,如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牵拉伤口、注意饮食营养等。保持清洁干燥包括术后不自行揭开敷料、伤口被浸湿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换敷料、愈合中不直接用水冲伤口。避免牵拉伤口在咳嗽等情况时要用手护住。饮食上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利于愈合。这些护理措施相互配合可促进刀口更好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宫产刀口恢复应该怎么护理

剖宫产刀口恢复护理有多种方法。保持清洁干燥方面,术后按医护要求定期换药,出院后保持清洁避免沾水,沾湿后擦干消毒,痂皮让其自然脱落;避免牵拉挤压,日常活动动作要轻柔;注意饮食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密切观察刀口状况,有异常及时就医。这些护理方法综合运用有助于刀口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06

脐血流检查的操作方法

脐血流检查操作方法多样,超声检查最常见。超声检查脐血流时,孕妇仰卧露腹,医生涂耦合剂后用探头在胎儿腹部附近找脐带位置,调整仪器参数以清晰显示脐血流情况并测量相关指标。脐血流检查是重要产前检查手段,正常指标反映胎盘循环功能正常,异常则可能提示胎儿缺氧、胎盘功能不良等,需进一步评估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6

脐血流检查的做法

脐血流检查有多种做法,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最常见。超声多普勒检测时孕妇先平躺露腹,医生涂耦合剂后用探头找到脐带位置,再通过仪器多普勒功能检测脐血流速度和方向等指标,最后擦去耦合剂。脐血流检查是重要产前手段,可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判断是否缺氧、发育迟缓,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2-06

人流应该怎么做

人流即人工流产,方法有药物流产、手术流产等,手术流产常见。手术流产步骤包括术前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周数和身体状况等;术前准备如排空膀胱、消毒铺巾;麻醉分局部和静脉麻醉;手术操作借助器械吸出或刮出胚胎组织;术后观察1 - 2小时。人工流产伤害女性身体,可致多种并发症并影响生育,无生育计划应避孕。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宫产刀口恢复护理怎么做

剖宫产刀口恢复护理有多种方法。保持清洁干燥很关键,术后按医护指示定期换敷料,伤口愈合前避免沾水,沾水后要擦干消毒,还要避免汗液长时间浸湿伤口。避免牵拉伤口也重要,活动时动作要缓慢。饮食上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愈合。综合运用这些护理方法可促进剖宫产刀口更好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06

人流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人流术后有多种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出血(子宫收缩不良等可致,异常出血需就医)、子宫穿孔(操作不熟练等引发,后果严重)、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手术刺激所致)、漏吸或吸宫不全(操作不当等引起)、感染(术后不注意卫生等造成);远期并发症有宫颈粘连、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等。女性应做好避孕,人流要选正规机构并按医嘱护理。

科普文章 2025-02-06

维生素b2应该怎么服用

维生素B2为非处方药。成人常用量一次5 - 10毫克,一日3次,儿童酌减,具体用量参考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要规律,一日3次维持体内药物浓度稳定,宜进食时或餐后立即服用,且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B2缺乏可致口角炎等疾病,可通过食物补充,缺乏严重时需药物补充。

科普文章 2025-02-06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