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房颤的主流的治疗模式是通过静脉穿刺,然后通过鞘管放到心脏里面,然后导管在心房里用高精尖的定位系统,把一些电路标出来。
因为房颤最常见的部位是在左方的肺静脉,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在肺静脉电的隔离,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房颤患者,单次消融可以不犯。但是有的患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在二尖瓣的峡部或者顶部或者其他的地方打一些外围的触发的地方,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目前治疗房颤的主流的治疗模式是通过静脉穿刺,然后通过鞘管放到心脏里面,然后导管在心房里用高精尖的定位系统,把一些电路标出来。
因为房颤最常见的部位是在左方的肺静脉,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在肺静脉电的隔离,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房颤患者,单次消融可以不犯。但是有的患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在二尖瓣的峡部或者顶部或者其他的地方打一些外围的触发的地方,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如果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从影像学、心电图有明显的缺血改变,要尽快找专业的医生做造影,明确狭窄部位的性质是什么样,如果能放支架尽快的放支架。心肌梗死,尤其是急性期的心肌梗死或者有不稳定心绞痛、血管病变特别的严重,症状特别重的病人要尽快放支架,如果相对稳定的病人不一定要放支架。
冠心病有很多危险因素,常规的一些危险因素分为可控的危险因素,也就是可以去预防或者是逆转的危险因素,还有的是不可以预防或者是逆转的危险因素。其中一个方面,长期大量的饮酒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或者是冠心病的控制,或者是心肌的影响,肯定是存在不利的。得了冠心病的病人通常是建议戒烟、限酒。
冠状动脉钙化就是有冠心病,是同时也有冠状动脉明显的钙化,但是如果钙化本身不合并有血管管腔明显的狭窄,只能说是冠状动脉钙化。有的病人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造影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冠状血管明显钙化,这样的病人放支架的时候,做PDCA,在通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可能有困难。
冠心病通过造影判断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的风险主要跟病变有关系,病变的多少、有无钙化、有无分叉病变、病变是否闭塞、闭塞时间长短,这些都跟手术的风险有关。其次也和术者的判断有关系,所以有了冠心病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合理的诊治。
高血压是心脏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长期如果不控制,可能对重要的脏器产生损害,包括心、脑、肾,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心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就可能产生的心脏的冠心病。在没有冠心病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控制高血压,控制好之后就不会产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右侧眼睑下垂矫正术后不对称分几种情况,第一是右侧眼睑下垂矫正不足,就是眼睛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标准,左右对比时右侧还是比较弱。第二就是矫枉过正,右侧的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而左侧就显得比较弱。第三是只做了右侧的,而误判左侧没有上睑下垂。第四是由于右侧的上睑下垂矫正效果明显,而造成了左侧的不足。
轻度的冠心病,经典的症状是劳累性的心绞痛。病人血管大概狭窄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平时的时候没有症状,但是如果是在运动量比较大的时候可能出现心绞痛,也就是跟活动相关的胸闷、憋气,甚至有的病人可能出现心前的压迫感,或者是向下颌部的放射,或者是向左肩部,以及上臂尺侧的放射。
冠脉的斑块主要是因为在血管壁上面,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血管的狭窄。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的越来越多,当然有的病人是同时合并冠脉硬化,有粥样硬化而且有钙化。所谓的钙化就是斑块不光是大了、硬了,而且还有比较明显的钙化。
如果因为窦房结功能或者房室结功能不好导致心跳慢,慢的很厉害,而且还是不能干预,比如通过纠正缺血恢复的病人如果产生了严重的症状,比如头晕、眼前发黑、意识丧失等症状需要装起搏器。但是如果仅仅是窦性心跳慢一点点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有在吃β受体阻滞剂这类让心跳慢的药物,可以把这类药物停掉。
冠心病缺血比较严重可能影响室壁的运动,比如有的病人可能做彩超的时候有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高度提示有冠心病。还有负荷超声,心脏做运动的时候或者用药物增加心脏负荷的时候,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有冠心病看室壁的运动情况是否有异常,如果有节段性室壁运动的异常,也能给提供是否是冠心病的信息和依据。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脏的供血不足。有的人正常的情况下可能没有供血不足,但运动的时候心脏做功增加,因为有狭窄,心脏储备的血流不够,这时候就可能表现为心肌缺血,典型的症状就是压榨性或者闷痛,还可能表现为下颌、牙齿或者是左侧上肢的尺侧的疼痛。
心房扑动主要是心脏里面有大的折返,引起短路,表现为快速的F波,就是大的F波,叫扑动波,非常容易让病人的心跳快。比如正常人有可能六十到八十次,房扑经常是一百多次,甚至有的病人心跳可以上一百五十次,如果不管,长期肯定影响病人的心脏功能,最后导致心力衰竭。
持续性房颤可以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比如β受体阻滞剂,或者是吃洋地黄类的药,或者是四类抗心律失常的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这类药可以让心跳变慢,改善病人的症状。因为房颤最大的危害,就容易出现血栓栓塞,包括脑卒中,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加上抗凝药。
房颤和早搏产生的机制不一样,房颤主要是在心电图上表现为非常多的颤动波,就是F波,而早搏主要是在正常跳动的时候,有一个提前的跳动,后面伴一个长间歇,所以从心电图的角度非常容易鉴别。症状方面也有细微的差别,房颤和早搏可能都表现为心慌或者是心跳不齐,但是房颤主要是频率快、心跳不规整。
冠心病病人在造影做完之后,发现不是到处都是狭窄就可以放支架;但是如果有的三个大血管有好多狭窄,需要放好多支架,或者是特殊的危险部位放支架有风险,可能要选择搭桥,搭桥是外科手术,绕过狭窄的部位,形成一个桥,供应远端的心肌的供血。
房颤转为心动过缓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房颤发生的过程中,由于隐匿性的传导影响到房室结的传导,有的人表现为心跳特别慢,有的病人除了房颤之外,可能同时合并窦房结或房室结的功能异常,也可能心跳慢。二,不是房颤时候出现的心跳慢而是房颤终止的时候,因为恢复不好,窦房结出现了心跳慢,可能要高度关注。
房颤和室颤的不同:一,房颤颤动的部位在心房,室颤主要是在心室。二,心电图的变化不一样,房颤是在心房里面出现F波,室颤表现为不规则室颤波。三,两者发生的部位、产生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不一样。房颤不会即刻致命或者产生猝死的风险;室颤如果不及时除颤,会导致病人出现心脏猝死。
持续性的心房颤动所表现的危害,主要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因为心跳快产生心慌的症状;第二因为心房颤动,长期影响心脏的功能;第三个就是因为房颤时心脏跳的特别的快,相当于是不动的,容易出现血栓,血栓从心脏里的心房到心室再到全身,会引起体循环栓塞,包括脑部血栓栓塞。
房颤的症状主要包括:第一表现为心慌,因为节律是不齐,表现为心律很乱。第二,心功能不全。第三个是更严重的症状,表现为全身的栓塞,尤其是表现为脑栓塞,就是脑中风的表现,有的严重的会有偏瘫、失语等;如果栓在肾动脉,会出现肾脏栓塞的表现,包括肾功能不全、肾梗死的表现。
高血压、冠心病之间是有很多的关联,比如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的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导致身体其他的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饮食方面有两个方面可能要去重点关注,一个是高脂饮食,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第二个饮食方面值得去关注的就是吃盐太多、吃的太重。所以两方面要做到:限盐以及低盐、低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