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过程服用二甲双胍有什么作用

做试管时医生让吃二甲双胍,不晓得干啥用,想知道试管过程吃它有啥作用?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降糖药,其主要功效有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等。 1. 降血糖:二甲双胍能抑制肝糖原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改善胰岛素抵抗:可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改善机体的代谢状态。 3. 减轻体重:它能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食欲,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体重。 4.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改善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调节内分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功能和代谢异常。 试管过程中,若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服用二甲双胍可改善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但用药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若出现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接触性出血具备什么特点

接触性出血有多种特点。出血时间多在接触后立即出现,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量差异大,少则白带带血丝,多则似月经量。血液颜色一般鲜红,停留久则暗红。部分患者伴有疼痛、分泌物异常等症状。病因常与宫颈炎、息肉、宫颈癌等疾病有关。接触性出血可能是疾病信号,出现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3

试管婴儿里雌二醇有什么作用

雌二醇是天然雌激素,功效包括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卵泡发育,维持女性第二性征,调节内分泌,改善宫颈黏液性状。它能为胚胎着床提供环境,提高试管婴儿获卵率和受精几率,保障激素平衡。但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密切监测水平,因为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成功率。用药中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3-13

怀孕为何以末次月经开始计算

怀孕从末次月经算起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难以确定受孕时间,女性排卵受情绪、环境等影响有波动,具体受孕日难精准判断。二是末次月经易记,是明确时间点,女性多能清楚记得。三可统一孕周计算,为医生和孕妇提供统一时间参照。四便于推算预产期,有常用计算方法。五符合胚胎发育估算,与实际进程大致相符。这为孕期管理和监测提供了方便准确的时间标准。

名医问答 2025-03-13

接触性出血怎样开展检查诊断

接触性出血的检查诊断需多方面进行。包括妇科检查,直观查看出血部位;宫颈细胞学检查排查癌变;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因高危型感染与宫颈癌相关;阴道镜检查可清晰观察宫颈;必要时做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这些检查从初步观察到精准诊断,能明确接触性出血病因。一旦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问题并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3

唐氏综合征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应对

唐氏综合征即21 - 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致先天性疾病,因21号染色体多一条。高龄孕妇、遗传、孕期接触有害物质等会增加患病风险。患儿有智力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还常伴畸形。虽无法治愈,但可通过康复训练、手术治疗改善,也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辅助。此外,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支持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很关键。

名医问答 2025-03-13

排卵验孕试纸呈两条杠的原因

排卵验孕试纸显示两条杠原因多样。一是处于排卵期,此时促黄体生成素升高,试纸可测到峰值;二是怀孕,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加,达一定浓度试纸呈两条杠;三是内分泌失调,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使激素水平异常;四是检测误差,操作不当或试纸质量问题会导致假阳性。若对结果存疑,建议就医明确原因。

名医问答 2025-03-13

高氧血症的定义是啥

高氧血症是血液中氧气含量异常升高的病理状态,一般指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正常范围(海平面呼吸空气时正常为80 - 100mmHg)。吸入高浓度氧气、机械通气不当等使机体摄入过多氧气可引发该病。高氧环境产生的氧自由基会损伤细胞和组织,影响肺、中枢神经等多器官系统功能,出现咳嗽、气促、抽搐等症状。

名医问答 2025-03-13

黄体期孕酮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黄体期孕酮异常由多种因素引起。生理因素方面,内分泌失调,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熬夜致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紊乱;卵巢功能异常,像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疾病,如垂体瘤等,都会影响孕酮分泌。此外,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节食、酗酒等,以及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也可能影响。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3-13

黄体酮胶囊怎样服用能推迟月经

黄体酮胶囊可改变激素水平推迟月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5 - 7天开始服用,每天200 - 300毫克,分1 - 2次服,想让月经来潮时停药,停药3 - 7天月经通常会来。不过,临近经期服用可能无效,具体剂量需遵医嘱,且效果因人而异。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它并非对所有人有效,频繁使用或影响月经周期,应谨慎对待。

名医问答 2025-03-13

绝经是如何定义的

绝经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停止现象,分自然与人工绝经。自然绝经是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40岁后卵巢功能渐衰,月经周期紊乱,连续12个月无月经来潮可判断绝经。人工绝经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放化疗损伤卵巢功能所致,如双侧卵巢切除术后立即绝经。了解绝经定义和类型,利于女性认识自身变化并采取健康管理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3-13

瘢痕妊娠流产的步骤有哪些

瘢痕妊娠流产步骤包括术前检查、制定方案、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观察。术前检查有超声等项目,以评估状况、判断禁忌证;依结果结合孕妇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术前患者签署同意书、禁食禁水等;手术在麻醉下进行,避开瘢痕;术后需观察生命体征等。各环节都重要,患者积极配合可降低手术风险,利于恢复。

名医问答 2025-03-13

胎盘位于后壁会产生什么影响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是正常位置,一般无不良影响。它能为胎儿输送营养和氧气,保障正常发育。分娩时多数不影响产程,但胎盘位置低或影响胎头下降时,可能需助产或剖宫产。相比前壁胎盘,后壁胎盘使孕妇感知胎动稍晚。其安全性高,不增加孕期风险。只要孕期检查正常,孕妇不必担忧,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即可。

名医问答 2025-03-13

腹腔镜附件切除术步骤是怎样的

腹腔镜附件切除术步骤严谨,关乎手术成败与患者预后。包括麻醉与体位准备,即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建立气腹与穿刺,在肚脐切口注气、插腹腔镜,腹部另做切口插器械;探查腹腔明确病变情况;处理附件血管并切除病变附件;检查止血后缝合切口。此手术需专业医生操作,患者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术后按医嘱护理。

名医问答 2025-03-13

最初的胎动是何种感觉

最早的胎动感觉因人而异且较轻微,一般出现在孕18 - 20周,经产妇可能更早。其感觉类似蝴蝶振翅、小鱼游动或气泡咕噜响。初产妇多在孕18 - 20周感知,经产妇或提前至孕16 - 18周。胎动感觉和出现时间受孕妇敏感度、腹部脂肪厚度,以及胎儿活动强度和位置等因素影响。孕妇可留意胎动变化,感受新生命的奇妙。

名医问答 2025-03-13

胎盘与母体的哪个部位相连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通常连着母体子宫壁。正常情况下,胎盘多附着在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少数在子宫底部,这些位置能保障胎儿正常发育。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或覆盖宫颈内口,低于胎先露部,就形成前置胎盘,属异常情况,可能致孕期出血。孕期应做好检查,及时处理胎盘附着异常问题。

名医问答 2025-03-13

未到月经期却出现怀孕征兆是啥情况

没到月经期出现怀孕征兆,原因多样。可能是真正怀孕,受精卵着床后激素变化引发征兆,可通过验孕棒或血检确认;也可能是经前综合征,激素波动导致类似症状;还可能受心理因素影响,出现假孕现象;某些疾病也会有类似表现。出现此类征兆不一定是怀孕,有疑虑可先自测,也可到医院检查,疾病所致需及时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3

怀孕八个月胎盘二级成熟度是否正常

怀孕八个月胎盘二级成熟度不一定正常。胎盘成熟度分四级,二级表示已成熟,正常孕八个月胎盘多为一级,二级稍早。不过,不同孕妇胎盘成熟速度有差异,也可能是个体情况。此时要关注胎儿发育是否与孕周相符、羊水有无过少,同时增加产检频率,密切监测胎盘和胎儿情况,保障孕期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13

抽血管子颜色顺序是怎样的

抽血管子颜色抽取顺序有严格要求,依次为血培养瓶、无添加剂管、凝血试验管、有抗凝剂管等。血培养瓶用于检测病原体,无添加剂管用于生化项目,凝血试验管含枸橼酸钠测凝血功能,有抗凝剂管因抗凝剂不同用途有别。遵循此顺序可避免添加剂影响结果,保证检测准确性,减少误差。患者抽血时应配合,为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名医问答 2025-03-13

刚怀孕肚子会有啥感觉

刚怀孕时肚子感觉因人而异。常见的有轻微坠胀感,与激素变化、盆腔充血有关;隐隐作痛,因子宫增大牵拉韧带所致;肚子发紧,是子宫敏感性增加引起的不规律收缩;腹胀则和激素影响肠胃蠕动有关。不过,少数人可能无明显感觉。这些多为正常生理变化,但若疼痛剧烈或伴有阴道出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3

经期服用黄体酮会产生什么后果

经期吃黄体酮或使月经改变、出现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一是月经周期紊乱,干扰激素水平,影响内膜剥落,致月经提前或推迟结束;二是经量改变,影响内膜生长脱落,可使经量减少、停经或增多;三是有恶心、头晕等不适;四是引发烦躁等情绪变化。不过,个体反应有差异,有人症状轻或无症状。若误服或需服用,要留意身体状况,异常时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