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囊肿的治疗需根据囊肿大小、症状及病因选择对应方案,核心方法包括观察护理、药物治疗、手术切除及根管治疗等,关键点在于早诊断、早干预和严格口腔卫生管理。
-
保守观察与日常护理
若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囊肿部位。定期复查监测变化,部分囊肿可能自行消退。婴儿牙龈囊肿通常无需治疗,仅需观察。 -
药物治疗控制炎症
合并感染或轻度炎症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或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但药物仅能辅助控制,无法根治囊肿。 -
手术彻底切除囊肿
囊肿较大、反复发作或影响咀嚼时,手术切除是首选。通过精细操作去除囊壁,降低复发风险。术后需配合冷敷、漱口水等护理,避免感染。 -
根管治疗消除病源
若囊肿由牙髓感染引起(如根尖周炎),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清除病灶,再结合手术或引流。此方法能保留患牙并阻断囊肿形成根源。 -
激光治疗与引流术
部分病例可采用激光微创治疗,创伤小且恢复快;若囊肿含脓液,需切开引流排出分泌物,加速愈合。
总结:牙龈囊肿需个体化治疗,术后应坚持口腔清洁、定期检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囊肿持续增大或伴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