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后未破皮但发红,需至少观察7-10天,重点监测红肿、疼痛、发热等异常症状,并立即用肥皂水清洗+酒精消毒。若出现皮肤变深、渗液或全身不适,必须24小时内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
-
紧急处理
咬伤后第一时间用流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残留,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保持暴露状态以减少细菌滋生。若酒精擦拭有刺痛感,说明存在肉眼不可见的皮肤破损,需按破皮伤口处理。 -
观察期关键指标
每日检查伤口变化,正常反应为轻微红肿逐渐消退。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红肿扩散或疼痛加剧
- 皮肤颜色变深紫或出现渗液
- 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野狗携带狂犬病毒风险较高,即使未破皮也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裂口感染。
-
疫苗接种决策
医生会根据咬伤部位(近头部风险更高)、野狗健康状况(是否接种疫苗不明)及伤者免疫史综合判断。若3个月内未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建议24小时内启动免疫程序。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 -
日常护理禁忌
观察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防止血液循环加速导致病毒扩散。冰敷可缓解肿胀,但需隔毛巾防冻伤。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野狗咬伤切勿侥幸。即使伤口看似轻微,观察期内任何异常都需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