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后皮肤发红但未破皮,通常属于Ⅰ级暴露,无需接种狂犬疫苗,但需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并消毒伤口,同时观察狗的健康状况和自身症状变化。
- 暴露等级判断:若皮肤无破损(酒精擦拭无疼痛感),属于Ⅰ级暴露,仅需清洗消毒;若皮肤有轻微破损或红肿(酒精擦拭疼痛),则升级为Ⅱ级暴露,需接种疫苗。
- 紧急处理步骤: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伤口。冷敷可缓解红肿,但若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就医。
- 风险评估因素:野狗的健康状况未知时风险较高,若狗有狂犬病症状(如异常攻击性、流涎),即使未破皮也建议接种疫苗。家养犬接种记录齐全则风险较低。
- 后续观察要点:10天内确认狗是否存活或出现异常,若狗死亡或失踪,应立即补种疫苗;自身出现恐水、发热等症状需紧急就医。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宁可谨慎处理。若无法确认暴露等级或野狗来源,建议24小时内咨询疾控中心并接种疫苗,避免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