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轻微咬破皮后,必须立即用饮用水或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这是降低狂犬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的关键第一步。肥皂水交替冲洗更有效,但若无条件,饮用水冲洗仍优于不处理。后续需消毒、就医并接种疫苗,不可因伤口小而忽视。
- 冲洗是首要措施:野狗携带病毒概率高,即使轻微破皮也应第一时间用大量饮用水或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流动水能物理冲刷病毒和污物,若配合肥皂水(碱性可破坏病毒包膜)效果更佳。
- 消毒与防护:冲洗后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使用有色消毒剂以免掩盖伤口情况。未愈合前避免沾水或包扎过紧,保持透气。
- 疫苗接种不可拖延: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野狗咬伤无论伤口大小均需24小时内接种疫苗。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避免误区:不可用嘴吸伤口、迷信土方,或仅依赖冲洗不就医。自来水冲洗虽非理想选择(含少量细菌),但在野外紧急情况下仍优于不处理。
提示:即使伤口结痂也应就医评估,狂犬病毒潜伏期长,早期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日常接触野生动物后,务必彻底清洁并检查皮肤破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