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若出现轻微破皮,应第一时间挂急诊科处理,并按暴露等级接种狂犬病疫苗。即使伤口表浅也需专业清创,避免病毒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同时头面部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额外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
急诊科是首选科室
轻微破皮属于狂犬病Ⅱ级暴露,急诊科能快速处理伤口并评估风险。医生会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再以碘伏消毒。若后续出现过敏或感染症状,急诊科也能及时应对。 -
疫苗与被动免疫制剂的必要性
狂犬病疫苗需在24小时内接种首针,采用“5针法”(0、3、7、14、28天)或“2-1-1程序”(0天2针、7天和21天各1针)。若野狗健康状况不明或伤口位于头面部,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中和病毒。 -
自行处理的注意事项
就医前可先用清水冲洗伤口,但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以免阻碍排毒。切勿挤压或吮吸伤口,防止病毒扩散。记录野狗特征并上报相关部门,便于追踪动物健康状况。 -
特殊人群的额外防护
儿童、孕妇或免疫缺陷者即使轻微暴露也需严格按Ⅲ级暴露处置。疫苗接种无禁忌症,不良反应通常轻微,但需留观30分钟以防过敏反应。
提示:狂犬病潜伏期长但致死率近100%,切勿因伤口小而延误就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建议3个月内避免再次暴露。日常远离流浪动物,若饲养宠物需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