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第一时间应彻底冲洗伤口、挤压排毒、消毒处理,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关键步骤包括: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避免包扎伤口以利排毒、根据咬伤程度选择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这些措施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
立即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与大量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持续15分钟。若伤口较深,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内部,确保清除残留唾液和污血。冲洗后生理盐水洗净残留液体,避免二次刺激。
-
挤压排毒与消毒:冲洗前轻挤伤口周围排出污血,但切勿用嘴吸吮。冲洗完毕用75%酒精或稀释碘伏(0.025%~0.05%)消毒伤口,重复涂擦2~3次。若伤口已结痂,需去除结痂后重新处理。
-
暴露分级处置:
- 轻微抓伤或无出血(Ⅱ级暴露):彻底清洗后接种狂犬疫苗即可。
- 贯穿性咬伤或黏膜污染(Ⅲ级暴露):需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再按程序接种疫苗。头面部咬伤即使轻微也按Ⅲ级处理。
-
避免错误操作:不缝合、不包扎伤口(除大血管损伤需止血外),禁用软膏或粉剂。若必须缝合,需先完成免疫球蛋白注射并延迟2小时操作。
-
疫苗接种时效:狂犬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仍建议补种。首次接种采用“5针法”(0、3、7、14、28天)或“2-1-1”四针法(0、7、21天+1年加强)。既往接种者5年内可简化流程。
提示:即使野狗看似健康,狂犬病毒潜伏期可能无症状。暴露后务必全程接种疫苗,并观察动物10天内是否死亡。若出现发热或伤口异常肿胀,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其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