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得了中耳炎需及时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核心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和改善环境湿度。关键点:避免耳道进水、慎用挖耳工具、遵医嘱用药,若耳痛剧烈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细菌性中耳炎常用阿莫西林、头孢类口服药,严重时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抗菌药物。
- 止痛退热: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耳痛和发热,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短期用于急性炎症。
- 黏液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帮助排出中耳积液,减轻闷胀感。
-
局部护理
- 清洁耳道:化脓时用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棉签蘸干脓液,避免用力掏耳。
- 滴耳液使用:头偏向健侧,滴药后保持体位5分钟,确保药物吸收。
-
环境与习惯调整
- 防潮防寒:阴雨天保持室内干燥,外出戴防水耳罩,避免冷风直吹。
- 正确擤鼻:单侧鼻孔交替擤,防止病菌经咽鼓管逆行感染。
-
何时需手术
鼓膜穿孔未愈、反复积液或听力下降者,可能需鼓膜置管或成形术,术后仍需定期复查。
中耳炎治疗期间忌辛辣饮食和游泳,儿童患者需监测听力。若3日内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面瘫、头痛等警示症状,务必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