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得了热衰竭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快速物理降温并补充电解质。虽然阴雨天湿度高、体感闷热,但热衰竭的核心诱因仍是体温调节失衡和脱水,需按以下步骤科学处理:
-
紧急降温: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15℃冷水擦拭全身,或将冰袋置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若条件允许,可浸泡在2-14℃冰水中(但需避免快速降温导致寒战)。
-
补液纠电解质:清醒者口服含盐饮料(如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每小时500-1000ml。若呕吐或意识模糊,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同时监测血钠水平防止高钠血症恶化。
-
体位管理:平卧抬高下肢10-15厘米,促进血液回流。避免突然坐起引发体位性低血压。
-
持续监护:监测体温至38.3℃以下,观察尿量及神志变化。若1小时后仍血压偏低、心律不齐或体温反弹,需警惕热射病可能,立即送医。
提示:阴雨天湿度>60%时汗液蒸发减慢,更易引发热衰竭。户外活动需定时补水,穿着透气衣物,并备好降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