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挠破皮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消毒并接种狂犬疫苗,同时观察野狗健康状况并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暴露风险。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伤口紧急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创面,避免包扎伤口以保持开放状态。若出现渗血,可用无菌纱布轻压止血。此步骤能降低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的风险。 -
暴露后免疫干预
- 狂犬疫苗接种:采用“2-1-1”四针法(当天、第7天、第21天)或五针法(当天、第3/7/14/28天),需全程规范接种。
- 被动免疫制剂:三级暴露(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接触)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预防:根据既往免疫史,选择破伤风类毒素或免疫球蛋白注射。
-
感染监控与医疗评估
就医时需提供野狗外观特征(是否流涎、行为异常)及抓伤具体情境。医生会判断是否需要缝合(动物致伤伤口通常延期缝合)。随后每日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热痛、渗液等感染迹象,若体温超过38℃或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复诊。 -
后续追踪与风险规避
联系当地疾控部门报备动物伤人事件,协助追踪野狗去向。10日内若该犬存活且无狂犬病症状,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疫苗接种方案。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防止免疫力下降。
此情况属于狂犬病高危暴露,即使伤口微小也不能存侥幸心理。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一旦发病死亡率近100%。完成免疫程序后建议检测中和抗体浓度,确保达到0.5IU/ml以上的有效保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