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易引发肠胃炎,关键风险包括水源污染、食物变质、病菌滋生,需重点防范腹泻、呕吐、脱水等问题。核心措施是保证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及时补充水分,症状加重时需就医。
-
严防病从口入
暴雨后水源易受污染,务必饮用煮沸水或瓶装水,避免生水。食物需彻底煮熟,不吃被雨水浸泡或霉变的食材,生食水果蔬菜需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处理生熟食物的刀具、案板分开使用,防止交叉污染。 -
症状应对与护理
若出现腹泻、腹痛,可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初期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稀粥、面条。发热、血便、持续呕吐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避免滥用抗生素。 -
环境清洁与个人防护
及时清理家中积水,餐具煮沸消毒,垃圾密封处理以减少蚊蝇滋生。蹚水后需用肥皂清洗皮肤,尤其是有伤口时需碘伏消毒。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助长霉菌。 -
特殊人群重点防护
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免疫力较低,需严格避免接触污水污染源。若需外出,穿戴胶鞋、手套等防护用具,回家后及时更换清洁衣物。
雷暴雨后一周内仍需保持警惕,观察身体反应。合理储备瓶装水、便携消毒用品等应急物资,遇突发情况优先联系医疗人员。健康防护重在细节,科学应对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