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中暑痉挛需立即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快速降温并补充电解质,同时警惕热射病风险。 雷暴雨前后闷热潮湿的环境易诱发中暑痉挛,表现为肌肉抽搐、疼痛甚至意识模糊,正确处理可避免病情恶化。
-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立即将患者移至空调房或树荫下,脱去多余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潮湿闷热环境下汗液蒸发困难,需借助风扇或空调加速散热。 -
科学降温与电解质补充
用凉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动脉处,或冰袋包裹毛巾冷敷。饮用含钾、钠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避免单纯补水加重电解质失衡。若痉挛持续,可轻柔按摩抽搐部位。 -
识别重症及时送医
若出现高热(体温超40℃)、昏迷、呕吐等症状,可能发展为热射病,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途中继续物理降温,避免喂食药物或过量饮水。
雷暴雨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随身携带解暑药品,穿戴透气衣物。一旦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需及时干预以防痉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