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出现心律不齐主要与天气变化导致血管收缩、心脏供血不足及神经调节紊乱有关,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影响更明显。
-
血管收缩与供血不足
气温骤降或阴雨天气时,人体血管会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若本身存在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冠状动脉可能因供血不足诱发心律不齐,表现为心慌、胸闷等症状。 -
气压变化与神经调节
阴雨天气常伴随低气压,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平衡,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干扰心脏电信号传导,引发早搏或房颤。部分敏感人群即使无心脏疾病,也可能因调节能力弱出现短暂心律不齐。 -
基础疾病加重风险
心力衰竭、高血压等患者的心脏代偿功能较差,天气变化易加剧病情。例如心衰患者可能因体液潴留和缺氧,在潮湿环境下更易出现心律失常,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就医。
日常建议注意保暖、避免剧烈活动,若症状频繁或伴随胸痛、晕厥,需尽快排查心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