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风(热中风)的治疗核心在于快速降温、恢复体液平衡、控制基础疾病,并结合药物或手术干预。关键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补液纠酸、血压管理、改善脑循环,严重时需手术清除血肿,后期需康复训练减少后遗症。以下是具体方法:
-
紧急降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冰袋冷敷大动脉处(颈部、腋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冻伤。医生可能开具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辅助降温,防止脑细胞进一步损伤。
-
补液与电解质调节: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纠正脱水,维持血液黏稠度正常。老年人需“少量多次”饮水,每日总量2000-3000ml,避免猛灌冰水刺激血管。
-
控制血压与血栓风险:高血压患者需调整降压药剂量(如硝苯地平、缬沙坦),避免夏季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同时可能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
-
改善脑部供血:静脉注射丹参、银杏叶提取物等药物扩张脑血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医辅助疗法如针灸、砭石刮痧可疏通经络,但需专业操作。
-
手术干预: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时,需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术后需密切监测防止感染或二次出血。
-
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包括被动关节活动(防肌肉萎缩)、平衡训练、语言练习等。黄金恢复期为发病后3-6个月,但长期坚持仍能改善功能。
预防提示:夏季避免空调直吹(温差≤8℃)、控制“三高”基础病、饮食清淡(少盐少油)、情绪平稳。若出现突发头晕、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立即就医——溶栓黄金时间仅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