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确实会增加失眠风险,尤其是当夜间环境温度超过26℃时,人体核心温度难以自然下降,导致入睡困难、睡眠碎片化和深度睡眠减少。 研究显示,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0°C,失眠概率上升20.1%,总睡眠时间减少近10分钟,其中老年人、女性和肥胖人群受影响更显著。
高温干扰睡眠的核心机制与体温调节密切相关。人体进入睡眠需要核心温度下降0.5~1°C,但高温环境会阻碍这一过程,同时激活热应激反应,促使肾上腺素分泌,使人保持警觉状态。夜间出汗、床品潮湿等不适感进一步加剧睡眠中断,长期可能导致情绪烦躁和日间疲劳。
特定人群需格外警惕升温对睡眠的负面影响。老年人因体温调节能力衰退,女性受激素波动影响,肥胖者因皮下脂肪隔热效应,其睡眠质量更易受高温干扰。地域差异同样明显,华南、华中等夏季高温高湿地区居民失眠风险更高。
改善高温失眠需多管齐下:保持卧室温度24~25℃,使用透气床品;睡前避免咖啡因和剧烈运动;必要时用温水淋浴辅助降温。若长期失眠伴随头痛或情绪问题,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隐患。
提示: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高温引发的睡眠问题将更普遍。通过科学调节环境与生活习惯,能有效缓解季节性失眠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