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可能导致中暑昏迷!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即使没有剧烈运动也可能引发热射病(最严重的中暑类型),表现为体温超40℃、意识模糊甚至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室内外均需警惕,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
梅雨季中暑的三大诱因:
- 湿度抑制散热:湿度超70%时汗液难以蒸发,体温调节失效,闷热环境比干燥高温更危险。
- 体温骤升风险:长期阴雨后突遇高温,身体未适应,短时间暴露即可引发重症中暑。
- 隐性脱水加剧:潮湿环境中口渴感延迟,电解质流失未被及时补充,易引发热痉挛或昏迷。
四步急救关键:
-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冰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
- 补充含盐饮料(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单纯饮水导致低钠血症。
- 物理降温优先:冷水擦拭或风扇对流,勿用酒精或冰水直接浸泡。
- 昏迷侧卧防窒息,拨打急救电话,持续降温至体温低于38℃。
防暑饮食建议:
- 高钾食物:香蕉、西瓜、菠菜可预防电解质紊乱。
- 优质蛋白:鱼虾、豆制品补充汗液流失的必需氨基酸。
- 苦味食材:苦瓜、苦菊促进食欲,搭配薏仁粥祛湿。
梅雨季防暑需主动补水、定时通风、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即刻干预。中暑昏迷是紧急医疗事件,降温速度决定预后,切勿延误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