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肺炎,但潮湿环境滋生的霉菌、淋雨后的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可能间接增加肺炎风险。 关键风险包括:霉菌孢子引发的呼吸道过敏、淋雨后的免疫系统削弱、以及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的易感性。
潮湿环境中,霉菌繁殖速度加快,其孢子可能引发咳嗽、打喷嚏等过敏反应,长期暴露会降低呼吸道防御能力。若未及时清理发霉区域(如墙角、浴室),霉菌浓度过高可能刺激肺部,甚至诱发霉菌性肺炎,表现为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
淋雨后体温骤降会导致免疫系统暂时性功能减弱,此时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更易侵入呼吸道。尤其是剧烈运动后或免疫力低下者,淋雨可能诱发大叶性肺炎,出现39℃以上高热、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建议淋雨后立即更换干衣物,饮用姜茶等热饮加速体温恢复。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格外警惕。梅雨季温差大、湿度高,儿童呼吸道屏障较弱,易因感冒发展为肺炎;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激素者,霉菌感染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应避免接触霉变物品,空调滤网需每月清洗,室内湿度建议控制在41%-45%。
预防要点:使用除湿机保持湿度低于60%,定期用漂白水擦拭霉斑;雨天外出携带防风外套,避免长时间涉水;出现持续咳嗽超过两周或痰中带血,需排查霉菌性肺炎。健康人群通过增强锻炼、均衡饮食即可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