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确实会导致冻伤,尤其在低温、潮湿或大风环境下风险更高。冻伤是皮肤及皮下组织因寒冷刺激引发的损伤,轻则红肿刺痛,重则组织坏死。关键诱因包括环境寒冷、防护不足、个体差异(如血液循环差或基础疾病),而快速复温和科学护理是救治核心。
-
冻伤的成因与分级
当体温调节失衡,局部热量流失过快会导致冻伤。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四度:一度(表皮红肿)、二度(水疱形成)、三度(皮肤全层坏死)、四度(肌肉骨骼损伤)。手足、耳鼻等末梢部位因血液循环差最易受累。 -
高危场景与人群
长时间户外作业、潮湿环境、酗酒或疲劳状态会加剧风险。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患者及末梢循环障碍者更需警惕。 -
急救与预防措施
- 急救:立即脱离寒冷环境,用38℃~42℃温水浸泡患处(忌搓雪或烤火),避免二次冻伤。
- 预防:穿戴干燥保暖衣物,避免久站不动;饮食补充高热量食物,增强抗寒能力。
提示:冻伤早期易被忽视,若出现麻木、肤色苍白需及时处理,严重者应就医避免残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