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慢性肾炎患者需重点防范脱水、感染及电解质紊乱,核心应对策略包括:严格控盐控水、优化饮食结构、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定期监测肾功能及遵医嘱调整用药。
-
科学补水与控盐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根据医嘱调整),以白开水为主,避免含糖或高盐饮料。盐分摄入需严格限制,减少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防止水肿加重。 -
饮食调整
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橙子、草莓)促进铁吸收。避免高钾(香蕉、菠菜)和高磷食物(动物内脏、坚果),减轻肾脏负担。 -
防暑与作息
避免正午高温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适度活动(如散步)。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防止温差过大引发感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预防感染与用药管理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及不洁饮食。夏季血压可能波动,需遵医嘱调整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或利尿剂剂量,不可自行停药。 -
定期监测与就医
夏季每1~2个月检查肾功能,若出现乏力、浮肿、尿量减少等症状立即就医。中医“冬病夏治”方法(如三伏贴)可辅助温阳补肾,但需专业指导。
总结:慢性肾炎患者夏季需通过综合管理稳定病情,重点平衡水分、电解质及营养摄入,同时减少高温和感染风险,确保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