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冠心病患者需重点防范心肌缺血与急性心梗风险,核心措施包括:防暑降温、科学补水、调整作息、严格用药及及时就医。 夏季高温易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及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患者需通过以下方式主动防护:
- 避免高温暴露:减少正午户外活动,选择清晨或傍晚锻炼,运动以散步、慢跑等低强度有氧为主。室内空调温度保持在25~27℃,避免骤冷骤热,进出空调房时擦干汗水。
- 定时足量补水:每日饮水不少于2500毫升(参考排尿量1500毫升),以温绿茶、绿豆汤等为主,忌饮冰水以防血管痉挛。出汗多时适当补充含钾、钠的蔬果(如香蕉、菠菜)。
- 饮食清淡规律:多吃新鲜蔬果、鱼类,限制高脂高盐食物。夏季食欲减退时可采用少食多餐,避免空腹或暴饮暴食加重心脏负担。
- 坚持服药监测:不可因血压暂时稳定擅自停用降压药或他汀类药物,此类药物兼具抗动脉硬化作用。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 警惕症状与作息:午休30分钟可降低30%冠心病死亡率,睡眠时保持通风。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高温环境下,冠心病患者需将防护融入日常生活细节,平衡防暑与心脏健康,才能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