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脱水热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快速补液降温,并警惕热射病风险。关键措施包括:转移至阴凉处、饮用含电解质液体、物理降温(湿敷/冰袋),严重者需送医静脉补液,避免延误导致器官损伤。
-
紧急处理三步法
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每15分钟100-200mL);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冰袋冷敷大血管处(颈部、腋窝、腹股沟),避免直接用冰接触皮肤。婴幼儿及老人需优先处理。 -
识别危险信号
体温超过39℃、意识模糊、无汗或抽搐提示可能发展为热射病,需立即就医。伴随恶心呕吐或尿量减少超过6小时,可能已出现重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治疗。 -
预防优于补救
高温时段减少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并穿透气衣物;每小时饮水200-300mL,避免高糖饮料;饮食增加西瓜、黄瓜等含水蔬果,空调房定时通风。新生儿避免过度包裹,母乳喂养不足时需补充温水。
提示:车内温度10分钟可上升7℃,切勿将儿童或宠物单独留在车内。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补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