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疲倦是秋冬常见现象,主要因寒冷导致代谢减缓、血液循环不足和生物钟紊乱所致。 通过调整作息、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及心理调节可有效缓解。以下是具体方法:
保持温暖是基础。寒冷环境下体温下降会直接引发疲惫感,建议穿戴保暖衣物,使用暖手宝或电热毯维持体表温度,尤其注意手脚和颈部的保暖。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18-22℃,避免频繁进出温差过大的环境。
补充热量与均衡饮食至关重要。冬季可适当增加坚果、红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同时多喝姜茶、桂圆红枣汤等热饮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高糖高油饮食加重困倦,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以缓解血液黏稠。
规律作息能重置生物钟。冬季昼短夜长易打乱睡眠节律,建议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保证7-8小时睡眠。白天可安排20分钟午休,但避免超过30分钟以防进入深睡眠阶段。睡前减少蓝光暴露,用热水泡脚或听轻音乐助眠。
适度运动是打破疲倦循环的关键。寒冷天气可选择室内瑜伽、跳绳或爬楼梯,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即可。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提升大脑供氧量。若户外活动,尽量选择日照充足时段,兼顾补钙和调节褪黑素分泌。
心理调节常被忽视。冬季光照不足易引发情绪低落,可通过社交、培养新爱好或使用模拟日光灯改善。冥想和深呼吸练习能缓解压力性疲劳,建议每天花10分钟专注呼吸。
提示: 若疲倦伴随持续头晕、心悸或体重异常波动,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贫血等病理因素,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