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预防脱水的核心在于主动补水、科学补盐、合理降温。关键措施包括定时饮水(每天至少8杯)、选择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正午外出、穿着透气衣物,同时需警惕头晕、尿少等早期脱水信号,特殊人群(如慢病患者、儿童)需定制化防护方案。
-
定时定量补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每小时补充100-200ml水分,优先选择温水或淡盐水。晨起、上午10点、下午3点及睡前是补水关键时段,运动后需额外补充500ml以上液体。
-
平衡电解质流失:出汗会带走钠、钾等矿物质,可通过运动饮料、椰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高血压患者需咨询医生控制盐分摄入量。
-
饮食辅助调节:多吃西瓜、黄瓜等高水分水果,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加重代谢负担。适量摄入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帮助维持肌肉和神经功能。
-
物理降温与防护:外出佩戴宽檐帽、太阳镜,涂抹SPF30+防晒霜。室内空调温度建议26℃左右,避免直吹冷风导致血管骤缩。
-
特殊人群重点防护:儿童外出需随身携带水壶,避免滞留车内;慢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需遵医嘱调整饮水量及药物;老年人可设置饮水闹钟防遗忘。
-
识别脱水早期信号:口渴、尿色深黄、疲劳为轻度脱水表现,若出现头晕、心跳加快或意识模糊,需立即移至阴凉处并就医。
总结:高温防脱水需将“预防”贯穿全天,结合环境、活动强度及个体差异灵活调整策略。随身携带水壶、穿戴防晒装备、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是简单有效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