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目录》2024版新增121种药品覆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1.7%,儿童用药与创新药占比达历史新高,中药注射剂支付限制全面取消,目录调整呈现“保基本、促创新、惠民生”三大核心特征。
-
肿瘤与慢性病用药突破性扩容
新增肺癌靶向药、糖尿病GLP-1受体激动剂等89种临床急需药物,覆盖ALK/ROS1/NTRK等基因突变型癌症患者,将乳腺癌CDK4/6抑制剂年治疗费用从15万元降至3万元以下。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复方制剂纳入门诊特殊病种报销,患者日均用药成本控制在10元以内。 -
罕见病保障机制实现质的飞跃
将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基因治疗药物、戈谢病酶替代疗法等7种“天价药”纳入谈判目录,通过“国家谈判+专项基金”双轨制报销模式,使SMA患者年自付费用由120万元降至8万元。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年治疗费用超50万元的罕见病药物实行单独预算管理。 -
中药现代化与支付改革同步推进
取消丹参川芎嗪等12种中药注射剂的“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条款,将安宫牛黄丸等56种经典名方纳入普通门诊统筹。建立中药饮片“优质优价”准入标准,对符合GMP标准的三七、石斛等道地药材提高10%-15%报销比例。 -
创新药准入周期缩短至6个月
建立药品上市与医保评审“同步受理”通道,国产PD-1单抗、CAR-T细胞疗法等38种创新药实现“获批即进保”。对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创新医疗器械,允许企业提交阶段性临床数据申请临时目录准入。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询药品报销类别与自付比例,基层医疗机构须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新目录药品采购配置。需注意同一通用名药品存在不同厂商标注支付标准差异,建议持处方笺与执业药师确认具体产品的报销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