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既是生理疾病也是心理疾病,它是生物因素(如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倾向)和心理社会因素(如创伤经历、长期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生理因素
- 大脑化学物质失衡: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影响情绪调节。
- 遗传与基因:家族史中若有抑郁症患者,直系亲属患病风险显著提高。
- 脑区结构变化: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可能出现萎缩。
-
心理因素
- 创伤性事件:如童年虐待、亲人离世等可能触发抑郁发作。
- 负面思维模式:长期自我否定或悲观认知会加剧情绪问题。
- 慢性压力:工作、人际关系等长期压力可能导致心理防线崩溃。
-
生理与心理的相互作用
- 生理异常(如失眠、疲劳)会加重心理负担,而心理压力又可能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大脑功能。
- 治疗需双管齐下:药物可调节生理失衡,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应对机制。
抑郁症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一治疗方式效果有限,综合干预才能更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