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慢病补助并未取消,而是进行了政策调整,将原“门诊慢性病”待遇整合至“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并带来更广泛的报销范围和更高的保障水平,尤其是退休人员受益显著提升。
职工医保改革后,原“门诊慢性病”待遇于2023年归入“普通门诊统筹待遇”,不仅取消病种限制,覆盖所有医保目录内的门诊费用,还大幅提高报销力度。例如,退休人员在一级医院的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高达85%(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包),年度报销限额也从过去的1800元提升至7000元。门诊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在职职工为6000元、退休人员为7000元,较原慢病报销上限显著提高,确保更多疾病的治疗费用得以覆盖。
政策还强调“应报尽保”,参保人员只需在定点医疗机构按普通门诊流程就诊,系统即可自动核算费用。但需注意,部分城市如南京、大连虽已落实新规,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因过渡期技术调整,可能仍保留旧系统申请入口,但实际待遇已按新政执行,建议通过官方渠道确认最新流程。异地就医政策需根据参保地规定执行,例如大连对异地退休人员是否开放门诊统筹,需咨询长春医保部门。
此次改革强化了“普通门诊统筹”的核心地位,不再以特定病种为门槛,而是以实际医疗费用为核心指标,实现更高覆盖率和公平性。门诊特殊病(如各类恶性肿瘤、尿毒症透析等)仍保留独立申请通道,享受更高报销比例。用户需区分“门诊统筹”与“门特”的不同报销路径,并密切关注地方政策动态,确保权益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