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历不写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具体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执业等,严重者可能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依法规范书写病历,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行政处罚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师未按规定填写病历的,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1万-5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责令暂停1-6个月执业活动。医疗机构疏于管理的,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
民事赔偿责任
病历缺失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中举证倒置,法院可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例如手术记录未及时填写,若患者出现并发症,医院可能因无法自证无责而承担全额赔偿。 -
刑事风险
篡改或故意隐匿病历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触犯《刑法》第335条医疗事故罪。某三甲医院曾因伪造病历导致误诊,涉事医师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
医保处罚连带影响
医保部门核查发现病历缺失的,会拒付相关医疗费用。某私立医院因30%门诊病历未书写,被追回医保基金120余万元并列入黑名单。
提示:电子病历需实时保存并加密,纸质病历修改处应签名并注明时间。建议医疗机构每月开展病历质量抽查,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