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将高血脂称为“培查”,高血压称为“血隆病”,二者本质皆为体内“隆”(气)、“赤巴”(火)、“培根”(水、土)三大基本因素失调,需通过藏医药整体调理方能标本兼治。
-
从藏医理论看高血脂与高血压的关联
高血脂在藏医中被称为“培查”,源于“赤巴”(火元素)失衡,导致血液中脂质过盛,血管阻塞,引发血液循环障碍。而高血压(“血隆病”)则因“隆”(气元素)紊乱,气血上冲,血管压力增大,二者互为因果。长期血脂堆积会加剧血管硬化,进一步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藏医认为,二者均属“血脉疾病”,需调气血、平三因。 -
藏医治疗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独特方法
藏医治疗以“整体调理、平衡三因”为核心。经典组方如七十味珍珠丸(安神通络)、二十五味珊瑚丸(止痛调压)、藏降脂胶囊(凉血清脂)协同作用,既抑制血小板凝集、清除血液垃圾,又扩张血管、平衡气血。例如,“七十味珍珠丸”通过调和“隆”“赤巴”缓解血管痉挛;“藏降脂胶囊”则直接抑制胆固醇合成,双重调节血脂与血压,适用于重症联合治疗。 -
藏医治疗的核心逻辑:气、血、火的动态平衡
高血压与高血脂的根源在于藏医所述“隆血不调”或“赤巴过盛”。藏医强调从生活方式到药物干预的系统管理:饮食需低脂、低盐,避免烈酒浓茶;药物则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恢复平衡。如高血脂侧重清热凉血,高血压则重镇安神,但二者常需联合用药,因动脉硬化与血液黏稠直接影响血压稳定性。藏医更重视预防,提出防“隆”损血管、控“赤巴”防栓塞的整体观。 -
科学用药与健康管理结合
藏医用药强调疗程周期与体质适配。重度患者常配伍三药联用(如70味珍珠丸+25味珊瑚丸+藏降脂胶囊),轻症则简化组方(如去珊瑚丸)。传统藏医还结合放血疗法快速降脂,辅以冥想、低脂饮食稳定血压。需注意,骤停西药易引发反弹,应逐步过渡,同步改善作息与体重控制。
高血脂与高血压在藏医视野中是同一病理链的不同表现,本质为气血火三因失调。通过藏药辩证施治、饮食作息配合,可实现“血脉通畅、三因和谐”,有效控制慢病风险。患者需在专业藏药师指导下,遵循疗程规划,避免单一依赖药物,方能长久维稳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