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扑动是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 快速恢复需优先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最佳时间窗为发病后4分钟内,成功率超50%), 并联合药物治疗与高级生命支持。
立即电除颤是核心措施
心室扑动通常需在数分钟内通过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恢复正常心律。若身边有除颤器,应立即以300-400焦耳能量进行电击;若无设备,可尝试心前区捶击2-3次作为临时应急手段,随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持续除颤无效时,需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以提高成功率。
药物配合与循环支持
除颤后需持续静脉给予利多卡因或胺碘酮维持稳定心律,必要时使用托西溴苄铵或普鲁卡因胺辅助。若心室扑动由洋地黄中毒引发,需改用苯妥英钠。同时需保持气道通畅,实施人工呼吸及氧气供应,确保循环系统供氧充足。
基础治疗与长期管理
恢复自主循环后,需持续心电监护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与电解质失衡。对于反复发作或存在基础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患者,可植入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预防复发。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管理及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也是长期预防的关键。
心室扑动发作属紧急情况,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公众应掌握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并在高危人群中推广定期体检与早期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