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至产后6个月内的特发性心肌病变,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发病特点与高危人群
该病多见于分娩前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或营养缺乏有关。高龄产妇、多胎妊娠、有妊娠中毒史或既往心脏病史的女性发病率较高,国内约占产妇的0.023%。 -
核心症状与危害
患者常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时无法平卧(端坐呼吸),并伴有下肢水肿、腹胀等体循环异常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肾动脉栓塞等并发症。 -
诊断与预后
通过心脏超声可发现左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心脏功能可恢复,但再次妊娠可能复发,需密切监测。
早期识别症状并尽早就医是关键,尤其妊娠期或产后出现不明原因心衰表现时,应高度警惕围产期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