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畸形是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肾动静脉发育异常或受压迫,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一种疾病,典型表现为腰肋隐痛、高血压,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肾衰竭。治疗包括药物控制或介入栓塞等微创手段。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因素可能与胚胎期病毒感染、染色体畸变或DNA重组异常有关;后天因素则常见于外伤或肿瘤压迫,导致肾血管结构异常。其症状主要取决于肾血流异常的程度及是否损伤肾集合管系统,常见症状包括腰肋部隐痛、持续性中重度高血压,若累及肾集合管,可能引发血尿、蛋白尿,长期未干预可进展为肾衰竭。
诊断依赖血检、尿检、CT、超声及肾血管造影等技术,治疗则根据畸形严重程度选择方案。轻中度患者可药物控制血压,监测肾功能;重度或持续出血者需手术,其中介入栓塞术因创伤小、止血效果确切,已成为临床首选。术后需警惕并发症,如栓塞后综合征、短期肾功能波动,但整体安全性较高。
患者若出现突发血尿、顽固性高血压或反复腰腹疼痛,应尽早检查。肾血管畸形虽难自愈,但早发现并通过介入等微创手段干预,可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避免恶性后果。日常建议定期体检,尤其高血压患者需排查潜在血管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