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畸形可通过药物、介入及手术等方法解决,关键需早发现早干预,其中介入栓塞术创伤小、恢复快,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药物方面,若患者有高血压等伴随症状,可选用相关药物控制血压等。比如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像依那普利这类常用一线长效降压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肾脏、治疗高血压,但肌酐过高时不适用;也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应用广泛的阿司匹林,吸收快、起效快,不过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和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氯吡格雷也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起效快且毒副作用少,但同样有出血、胃肠道不适等风险。
手术治疗有其适用情况。肾动脉重建术包括肾动脉病变内膜剥除术、肾动脉狭窄段切除吻合术和腹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术等,旁路移植物有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或髂内动脉;自体肾移植主要适用于大动脉炎引起的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处狭窄且腹主动脉有严重病变者;肾切除术是破坏性手术,一般在患侧肾动脉无血管重建条件且仍分泌肾素、肾血管性高血压无法控制时才考虑,近年常采用腹腔镜肾切除术。
放射介入治疗是重要手段,通过导管对病变血管进行栓塞、扩张或置放支架,消除瘘口、狭窄或受压症状。其损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只需少量局麻,无麻醉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对于先天性肾血管畸形,也可通过经皮介入治疗,利用导管技术在X线监控下将微小球囊送至异常血管处进行扩张或栓塞,可能需要多次操作,以减少肾脏血流异常分布,缓解因肾血管畸形引起的高血压等问题。
腔内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目前是肾血管畸形与压迫外科治疗的首选。患者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复查。
肾血管畸形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保护肾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