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盗血综合征通过窃取大脑血液引发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增加脑梗风险,其典型特征包括双上肢血压差超过20mmHg和脑缺血表现。
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分为脑部和肢体两方面:脑部缺血会导致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言语不清甚至晕厥,尤其在突然转头或体力活动时加重;肢体缺血则表现为患侧手臂发凉、麻木、无力,脉搏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还会感到行走不稳或共济失调。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双上肢血压明显不对称(差值>20mmHg),这是因血流被“盗取”至缺血上肢,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该病的核心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吸烟者风险更高,此外先天性血管畸形、外伤或医源性损伤也可引发。筛查手段包括超声多普勒、CTA/MRA等无创检查,确诊则依赖血管造影(DSA)。轻度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三高”、抗血小板聚集等延缓病情,中重度则需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或外科搭桥手术恢复血流。
生活中需警惕单侧肢体异常或持续头晕,尤其是合并“三高”病史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改善生活方式。锁骨下动脉闭塞的高危人群更需注意,早期筛查可避免脑梗等严重后果。若发现双臂血压差异常或脑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管评估,通过科学治疗“疏通血管”,终止盗血现象,维护全身供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