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ntidromic AVRT)的最常见原因是旁路(旁道)的存在,特别是Kent束的存在。这种旁路使得心室冲动可以通过旁路前传至心室,随后通过正常的房室结逆传回心房,从而形成折返环路,引发心动过速。
1. 旁路的存在与类型
- 旁路是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关键解剖基础,其中Kent束是最常见的类型。Kent束连接心房与心室,使冲动能够绕过正常的房室结传导路径,直接前传至心室。
- 其他旁路类型包括房室结旁道(Mahaim纤维)等,但这些类型较为少见。
2. 折返机制
- 心动过速的发生依赖于折返环路的存在。冲动通过旁路前传至心室,再通过正常的房室结逆传至心房,完成一次折返。这种快速折返使得心率显著加快。
3. 心电图特征
- 心电图显示QRS波群形态正常,但存在δ波,提示旁路前传。
- 心率通常在150-250次/分钟,且节律规则。
4. 治疗与预防
- 药物治疗:可使用腺苷、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终止心动过速。
- 导管消融术:是根治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通过破坏旁路达到治疗目的。
5. 预后与风险
-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特别是通过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低。
- 但若不及时治疗,心动过速可能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导致晕厥或心衰。
通过了解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和治疗方法,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管理和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