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失代偿可能是多种心脏疾病及系统性疾病的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和咳粉红色泡沫痰,需警惕慢性心衰、急性心梗、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危险疾病。
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复杂,早期可能仅有疲劳、活动耐力下降,随后逐步加重。呼吸困难是核心症状,从劳力性气短发展为夜间端坐呼吸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反映肺循环淤血加重。下肢对称性水肿多因体循环淤血,严重时可延伸至全身,伴随尿量减少。部分患者存在胸闷胸痛,需区分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而食欲不振、腹胀多提示右心衰竭引发的胃肠道淤血。心跳不规律、头晕目眩,甚至突发晕厥,常与心律失常或心输出量不足相关。
心脏疾病中,冠心病导致的心肌梗死是常见病因,梗死区域失去泵血能力,迫使健康心肌超负荷运作直至失代偿。扩张型心肌病因心肌纤维化丧失收缩功能,引发全心衰竭。心脏瓣膜病中,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造成心脏容量负荷过载,长期可致失代偿。高血压心脏病因血压持续升高损伤心肌,逐步丧失代偿能力。严重贫血、甲亢或慢性肾病引发的心肌代谢紊乱,也可能间接诱发此状态。
心功能失代偿常是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信号,患者需紧急就医评估心衰等级。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劳累感染,规范用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监测体重与水肿变化。若出现夜间憋醒、咳血性痰液或意识丧失等危重表现,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延误可能危及生命。定期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功能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