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肌病总体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完全康复,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逐步调整激素使用并配合辅助治疗。
类固醇肌病的治疗效果与干预时机密切相关,关键在于尽早降低激素累积剂量或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副作用。初期可通过停用含氟类固醇、改用隔日疗法等控制病情进展,多数患者在激素减量至半量后2周内肌力开始恢复。
药物治疗是重要辅助手段,维生素B族可减少蛋白质流失,谷氨酰胺促进肌肉蛋白合成,雄激素(如苯丙酸诺龙)仅限男性使用以对抗分解代谢;物理治疗如阻力训练(需避免高强度)和康复训练能改善肌无力与萎缩症状。部分患者需补充钙剂及钾元素预防电解质紊乱。
严重急性病例或并发呼吸肌受累时需密切监测,必要时辅助呼吸支持,但多数可在停药后数周显著改善。治疗周期通常为1-2个月,预后与肌病类型、干预速度及个体差异相关,及时诊疗者一般可完全恢复功能,仅少数因治疗延误或病情危重可能遗留长期肌肉损伤或呼吸障碍。日常需注重高蛋白饮食、避烟酒,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