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将持续恶化,最终导致患者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吞咽功能及认知功能,平均生存期仅5-9年,且多死于肺炎等并发症。 关键危害包括:运动功能崩溃、平衡障碍引发频繁跌倒、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认知衰退加速,以及长期卧床引发的感染风险。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运动神经元会不可逆地受损。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步态不稳或眼球转动困难,但未干预情况下,肌肉僵硬和无力会迅速加剧,最终导致无法独立行走甚至翻身,需长期卧床。此时,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会进一步限制活动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平衡障碍是PSP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患者因中脑损伤常向后跌倒,且缺乏保护性反射,易造成颅脑外伤或骨折。晚期患者因无法自主调整姿势,需完全依赖轮椅或卧床,大幅增加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风险。
吞咽困难会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进食缓慢,后期则因咽喉肌肉麻痹导致呛咳甚至窒息。长期吞咽障碍会引发营养不良、脱水,并显著增加吸入性肺炎概率——这是PSP患者最常见的直接死因。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额叶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执行能力下降、情感淡漠或性格改变。未治疗者认知衰退速度更快,可能完全丧失交流能力,同时伴随抑郁等精神症状,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PSP的不可逆性决定了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延缓进展而非治愈。即使症状轻微阶段也需积极干预,通过药物缓解僵硬、康复训练维持功能、饮食调整预防呛咳。特别提醒:若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跌倒、眼球活动受限或性格突变,应尽早就诊神经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