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被确诊为传染病时,医院会依法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疾控中心),并启动公共卫生响应机制,确保疫情及时控制。
-
法定报告流程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时,需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例如,甲类传染病(如霍乱)须2小时内报告,乙类(如肺结核)需24小时内完成。 -
院内预警与处理
医院内部系统会触发预警,医护人员需填写电子报告卡,提交至公共卫生科审核。住院患者的预警信息可通过科室查询功能实时跟踪,状态标记为“待处理”时需优先响应。 -
信息保密与权限管理
疫情数据严格保密,未经审批不得对外公开。其他科室人员调用信息需书面申请,经多级审批后登记使用,防止泄露。 -
后续防控措施
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管控及公众预警,医院配合提供病例详情和接触史,形成联防联控闭环。
传染病防控依赖高效的通知机制,患者及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疫情动态,但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若需具体医院信息,可参考全国医院数据库按等级、类型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