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故意拖欠生育津贴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依法追讨生育津贴及经济补偿。
一、生育津贴的法律定义与发放规定
生育津贴是女职工因生育而享受的工资性补偿,属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享有98天带薪假期,生育津贴的发放标准一般为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拖欠生育津贴的违法性质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生育津贴,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还可能构成劳动争议。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生育津贴及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者的维权途径
- 劳动监察投诉: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并督促整改。
- 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结果是进入诉讼程序的必经阶段。
- 法律诉讼:仲裁结果不满意时,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生育津贴及赔偿。
四、典型案例
例如,在四川乐山的一起案例中,两名女职工因生育津贴被截留,仅获得部分补偿,最终通过法律维权追回了部分津贴,但过程耗时较长,凸显了维权的复杂性。
五、维权建议
- 保留证据:劳动者应注意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产假证明等相关材料,以便在维权时提供证据支持。
- 及时行动:发现用人单位拖欠生育津贴后,应尽快采取行动,避免因时效问题影响维权效果。
- 寻求法律援助:如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向法律援助机构或专业律师咨询,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依法维权,劳动者不仅可以追回被拖欠的生育津贴,还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推动用人单位依法履行义务,营造公平的职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