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位于牙龈下方时,能否进行牙冠修复取决于牙根的健康状况、长度及牙龈条件。 关键亮点包括: 牙根需足够长(通常大于10mm)且无炎症,牙龈边缘需保留至少1.5mm的生物学宽度,若牙根过短或松动则需拔除后选择种植修复。
-
牙根条件评估:牙冠修复的前提是牙根健康且长度充足。若牙根完整、根尖无病变,且露出牙龈部分超过1.5mm(称为“牙本质肩领”),可通过桩核冠修复;若牙根完全位于龈下超过2mm或长度不足10mm,则修复成功率低,建议拔除。
-
治疗步骤:符合条件的牙根需先完成根管治疗,消除感染后填充根管,再通过牙冠延长术暴露更多牙根(术后需等待4-6周),最后打桩并安装牙冠。
-
禁忌与替代方案:牙根松动、存在严重牙周病或口腔功能异常(如磨牙症)的患者不适合直接修复,需考虑拔牙后种植或桥体修复。
总结:牙根在牙龈下的修复可行性需专业医生综合评估,早期检查可避免牙根进一步恶化。若符合条件,桩核冠能恢复牙齿功能;反之,及时拔除并选择替代方案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