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纱布通常需咬紧30分钟至1小时取出,具体时间需遵医嘱。 关键点包括:止血依赖血凝块形成(过早取出易出血)、避免粘连(过久可能破坏血凝块)、个体差异(如高血压或服用抗凝药者需延长)。以下是详细解析:
-
30分钟是基础标准
多数情况下,医生建议咬紧纱布30分钟后轻轻取出。此时血凝块初步形成,能有效封闭创口。若提前取出,可能导致止血不彻底;超过1小时则可能因纱布与血凝块粘连,引发二次出血或感染风险。 -
特殊情况需延长至1小时
拔智齿、创面较大或凝血功能较差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延长至45分钟至1小时。抗凝药物使用者需医生评估后调整时间,必要时配合冷敷辅助止血。 -
取出后的注意事项
纱布取出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或舔舐伤口,以防血凝块脱落。唾液带血丝属正常现象,但若持续鲜红色出血需立即就医。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软食,避免过热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 -
异常情况处理
若纱布取出后出血不止,可用干净纱布重新咬紧20分钟,并冷敷面部。伴随剧烈疼痛、肿胀或发热时,可能提示干槽症或感染,需及时复诊。
拔牙后护理直接影响愈合速度,严格遵循医嘱并观察身体反应是关键。如有疑虑,优先联系主治医生确认个性化方案。